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振興自主品牌 國資車企不能只靠“我爸是李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汽車業“十二五”規劃草案初稿制定完畢,總體目標強調汽車工業發展要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提高自主品牌國內份額。一直需要國家扶持的國資車企能否擔此重任,讓人懷疑。

中新社援引北京青年報10月27日報道稱,“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應該算時下網絡最火流行語。它起源于10月16日一少年在河北大學校園內駕車撞人造成一死一傷,他非但不想先救人,而是對圍堵他的人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我去,我爸是李剛”。


按常理,這種事誰遇到都會肝兒顫,可這位“公子”居然底氣十足地喊出了“我爸是李剛”,似乎只要亮出“衙內”身份,天大的事即刻擺平,“我爸”確實厲害!難怪有網友造詩云:“考試不及格,我爸是李剛;工作沒著落,我爸是李剛;出門闖大禍,我爸是李剛;閻王不饒我,我爸是李剛。”

其實,對于中國汽車行業,同樣存在著“我爸是李剛”這句話,不過“李剛”比“我爸”差遠了。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的“十二五”規劃草案的初稿已經制定完畢,總體目標強調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要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規劃中有一項目標是:將提高自主品牌國內份額。2015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比例將進一步擴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其中自主品牌轎車國內份額超過40%。大型汽車企業應具備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自主產品平臺開發能力。

試問,中國汽車行業內誰能擔此重任?國企、民企還是私企?顯然,非國企莫屬。

但是,縱觀中國汽車的國資企業,除了“自強不息”、“艱苦卓絕”等自我肯定的字眼之外,恐怕還有兩個字是最離不開的——“扶持”。

每到國資車企”發展的關鍵時刻,“扶持”二字就會出現。50年代白手起家的時候,需要國家扶持,改革開放“市場換技術”的時候需要政府“扶持”,金融危機的時候需要政策“扶持”,如今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國資車企”則需要從零部件到整車生產到技術標準等等的全面“扶持”,總之,中國國資車企”像阿斗一樣永遠都需要“扶持”,政府和國家就是它們的“我爸”。

中國一汽副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李駿博士在去年當選為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主席,這一職位充分體現了李博士的技術權威和國際地位。本報記者采訪他時曾經問了一個問題: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如果50年代用“一窮二白”形容,改革開放時用“家境貧寒 技不如人”形容,那么今天的中國汽車該怎么形容?李博士聞聽此言沉思片刻,語調緩慢而沉重地回答到:非常艱難!

姑且不說國資車企從起步到今天是否能具有抗衡“豐田們”的實力,單說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不僅“喂”出了大眾的世界第一,而且養出了吉利、比亞迪等民營車企沖擊世界汽車的“豪氣”。

而國資車企”呢?在“市場換技術”的口號下,幾乎所有國資車企”都淪為投資公司,拿錢出地,再派一些低成本的勞動力,以獲取合資企業的二手利潤。現在國資車企”的乘用車制造基地是那些合資企業,屬于中外方共有。而汽車的核心如技術、品牌和制造營銷體系依然屬于外方,基本談不上自主。

然而,中國汽車卻到了關鍵時期,要從大到強,要增長市場份額,要借新能源“彎道超車”,此時,需要擔此重任的國資車企”的實力在哪里,難道只憑“我爸是李剛”?!

(徐志嬌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