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美國印鈔 都是中國惹的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伯南克19日發言稱,新興市場的通脹壓力和匯率問題引發的矛盾是因中國等新興市場壓低本幣匯率所造成,希望聯邦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措施,化解美國經濟面臨的難題。美國一方面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另一方面又通過印鈔來壓低美元匯率的這種做法,難以服眾。

我沒錯,即使有錯,也是別人的錯造成的


因“狂印美鈔”而飽受內外夾擊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于當地時間19日發表書面演講稱,中國和印度這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比發達國家快得多,但這些新興市場卻不讓本幣朝著與市場基本面更加相符的水平進行升值,主要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做將會刺激出口、提高增長。

伯南克說:“各國經濟政策的緊張氣氛已經出現并且還在加劇,可能對我們尋找全球問題的解決方案產生威脅……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遠高于發達經濟體。實際上,金融危機對于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似乎沒有什么影響。2005年初以來,中國和印度的實際產出已分別增長逾70%和約55%。”

伯南克的話雖然在語氣上顯得很學術,但它卻幾乎毫不遮掩地將新興市場的通脹壓力和匯率問題引發的矛盾歸咎于中國等壓低本幣匯率的國家。有媒體將其觀點一言以蔽之:“我沒錯。即使有錯,也是別人的錯造成的。”至于是不是錯在別人,那不管,我說有錯就有錯。

如果按伯南克的邏輯,中國等新興國家經濟的快速復蘇是因為刻意壓低匯率和大量攫取貿易盈余,伯南克你又怎么解釋近期中國人民幣持續升值和貿易順差持續縮減的事實?

欲將“印鈔”進行到底

伯南克的演講稿中還寫道,考慮經濟增速減緩、通貨膨脹率降低、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美聯儲決定實行量化寬松政策。“按照當前經濟運行軌跡,美國面臨數以百萬計工人今后多年失業或未充分就業的風險,”他說,“我們認為,那不可接受。”

美聯儲打算明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同時把基準利率維持在零至0.25%的區間。按照伯南克的邏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會推升股票價格,提升個人和企業信心;低利率可鼓勵企業借債擴大生產;各部門增加支出有助于增加民眾收入和企業盈利,促進經濟增長。

伯南克認為,僅靠貨幣政策無法化解美國經濟所面臨的難題,希望聯邦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措施。

他說:“促進經濟增長的短期措施組合減少長期結構性(預算)赤字的舉措,這類財政方案會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重要補充。”(接下頁)

[NT:PAGE=$]

他否認美聯儲意在讓美元貶值。“讓支撐美元價值的基本經濟原則繼續得以實現以及繼續支持全球復蘇的最佳手段是,實施能夠在美國物價穩定背景下恢復強勁增長的政策。”“如果國會不配合美聯儲出臺刺激措施,美國經濟將面臨較高風險。”

想名利雙全?很難

事實上,伯南克“最近有點煩”。自從美聯儲宣布QE2之后,包括自己政治盟友在內的眾多國家都將矛頭對準美國,招致了從德國到巴西以及中國等新興經濟體一系列國家的齊聲抱怨。德國總理默克爾說,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是“靠人為壓低匯率來刺激出口”,這一政策是“短視的,最終會損害各方利益”。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嚴詞斥責美國行事虛偽。他說,美國一方面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另一方面又通過印鈔來壓低美元匯率,這難以自圓其說。投資大師羅杰斯也表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對經濟一竅不通。美國作為史上負債最嚴重的國家,實施新一輪的量化寬松可謂作繭自縛。將導致美元泛濫、貨幣市場混亂。

美聯儲在決定打開印鈔機的同時,還要拿中國匯率來為自己的“罪行”做辯護。將中國拉進來做“替罪羊”。美元貶值,中國已經吃了個啞巴虧,數據顯示,截至9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為8835億美元。

雖然伯南克這次講話很“直白”。但遺憾的是,不怎么給力。因為大家都明白,那套“美國好,世界才是真的好”的邏輯就是一個空頭支票。

如果,伯南克決心將“印鈔”進行到底的話,后世經濟學最終會證明,這么印鈔到底行不行?只是,既想占濫發美元的好處,還想博得個“摩西”的好名聲,恐怕難有這樣名利兩全的好事。

誰在操縱匯率 事實勝于雄辯

面對一直以來全球從沒停息的對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的抗議聲浪,伯南克現在又辨稱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已然看到,他已是黔驢技窮。其實,伯南克的這一做法與今年3月美國參議院多位議員聯署發起“舒默議案”如出一轍。當時美國參議院議員要求奧巴馬政府在人民幣匯率方面繼續對中國施壓,并威脅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誰在操縱匯率?國際上已有很多聲音說是美國。而眼下這位美聯儲主席也不用再像格林斯潘時期那樣需要“藝術地操縱利率”,他只需做兩件事情:印鈔票和賴中國。(接下頁)

[NT:PAGE=$]

一個擁有美元霸權地位、利用美元的有利條件操縱匯率掠奪世界各國財富,是美國經常做的事情。在這方面歐洲國家和日本都曾深受其害。20世紀80年代,美國逼迫西德馬克大幅升值64%;1985年,美國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元急劇升值,進而造成日本經濟長期衰退。美國通過操縱美元匯率,使許多國家的美元儲備資產大幅縮水,以化解自己龐大的外債壓力,同時利用“估值效應”提升自己的對外資產價值。

現在美國又故伎重演,壓迫人民幣升值,其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彌補自身競爭力不足而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坐享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財富轉移。實際上,美國通過各種逼著人民幣升值,而通過美元貶值的方法間接的讓人民幣升值是其中的步驟之一,說白了,就是推高中國的資產泡沫。伯南克的所作所為,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美元的實質性貶值而將中國手上大量的“外匯儲備”變為一堆“廢紙”。

有分析認為,美聯儲大量發行美鈔的主要目的有三點:第一、使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國債,變相讓美元貶值,以利美國的產品出口;第二、利用這些新印制的美元在全球發行,變相貶損其它國家持有的美國國債與美元價值;第三、透過這些美元,刺激其他國家跟進也貶值貨幣。

這顯然是損人利己的手段。伯南克在為自己制定的這一政策進行辯解時稱,量化寬松將有助于推動全球需求恢復平衡,通過鞏固美國的增長提振世界經濟,降低美國出現“數百萬名工人多年失業或半失業”的風險。眾所周知,中國與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國民收入水平那是天差地別,資本能夠不追逐廉價勞動力么?如果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只會引發更大的全面的經濟危機,其結果當然是中國最慘。

(岳俊苗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