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3%
鉅亨網新聞中心
去年新增貸款快速增長,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的增長,使得市場對于今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長的形勢較為擔憂。不過,銀監會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商業銀行繼續保持不良貸款余額與比例“雙降”態勢。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549億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549.1億元,比年初減少425.2億元;不良貸款率1.3%,比年初下降0.28個百分點。此外,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達186%,比年初上升3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在三類不良貸款中,次級類和可疑類的貸款均較年初和1季度末繼續下降,但質量最差的損失類貸款余額較1季度末上升了23.3億元,達到649.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損失類貸款余額一直呈上升趨勢。
分機構類型看,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均較年初和1季末均呈下降走勢;但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均較1季度末有小幅上升。其中,農商行去年第四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突增了近80億元。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或面臨降級處理
今年年初,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進行“解包還原”。按照進度,今年9月底之前必須完成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五級分類工作,年底之前完成貸款核銷。由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余額達到了7萬億元,因此,3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或會發生微妙變化。
據記者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與一般貸款的分類標準基本一致,但其特有的特點決定,如果不能滿足借款人與項目一一對應、抵押質押充足、擔保合規,又無法追加抵質押品、追加投資等情況下,貸款就要面臨降級處理。據透露,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細化平臺貸款的分類,以此來指導降級的標準。一位銀行業研究員分析認為,在分類完成后,可能會對銀行目前的不良貸款率產生一些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
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達87.2萬億
據銀監會初步統計,截至2010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為87.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3%。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額43.6萬億元,增長13.2%;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3.5萬億元,增長24.6%;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6.6萬億元,增長33.4%;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23.5萬億元,增長20.8%。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