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全民防災 防汛志工動起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22 09:15


「全民防災 防汛志工動起來」(黃麗鳳報導)

「以前有狀況,不知向誰說,現在,如果大水、閘門未關、堤防問題,直接找河川局比較快,不用經過層層轉報,有利搶修保障安全;一聽說防汛志工,就馬上參加了,可以幫里民看頭看尾。」


審視台灣民眾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水;從潺潺水聲、滋養萬物的水流、到風雨中暴漲的洪水,堪稱全民共同記憶。

寶島台灣的河川眾多,汛期為每年五月初至十一月底,在這七個月的期間內,是台灣地區雨量最豐沛的梅雨及颱風季節,兩者都會帶來連續性豪雨,也是最容易發生水患的時刻。

從過去的颱風得到經驗,災害發生時,災情通報常常是關鍵;正確掌握災情、迅速傳遞通報,可以有效減低災害擴大。

但在關鍵時刻,也最怕通報的電話被轉來轉去、或是災情訊息傳遞錯誤;偏偏,宜蘭市老里長吳阿松及員山鄉湖東村長鄭金釧,都經歷過這種令人抓狂的烏龍遭遇。「大水來,水淹嚴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打電話給公所,有時留守的人出去,有的語音轉接,一直轉來轉去,弄得太亂了,等找到人員,村民都淹死了!」「那一年,雨好大,河水「溢流」,我通報公所,是一個阿兵哥接電話,結果,他向上反映說我們「潰堤」,這差太多了,影響到救災工作。」

在過去,幾乎都是由政府透過防汛演習和民間單位一起為救災努力;現在,為了能在災害發生時,達成「立即掌握災情」、「第一時間救災」的目標,水利署評估,充分運用當地民眾對自家附近的熟悉和關心,平時就近協助查看抽水站、堤防、排水等水利設施功能是否正常,遇有災情時隨時掌握通報,防災減災的工作更能有效達成。

第一河川局長吳金水說,水利署因此在全國各地招募防汛志工,遇有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通報政府搶險處理;這樣一來,水利單位增添防災好夥伴,社區鄰里間也多了許許多多守護家園的土地公和土地婆。「台灣每個地方都有受災害侵蝕的現象,世界銀行認為,台灣是地震、水災、土石流與風災等4種災害的易受災地區,百分之七十的人受兩種威脅,百分九十的人受三種災害威脅,受災的人如此多,應把防災意識提升為全民,人人都是救災防災的一分子。」

這群志工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都是同一個出發點,期望透過守視、監測,將災害降到最低。「是應該大家共同協助,河川真的太廣闊了,而且有些地點是平常人很少去的地方;大家不妨用做功德的心態,散步順便巡堤防,把災害通報出來。」」

里長任期邁向第十七年、今年64歲的宜蘭市北津里老里長吳阿松,從小在宜蘭河畔長大,對當地水文瞭若指掌;他說,在別的地方或許還能看得到山,北津里卻是個道道地地「水的所在」,宜蘭河、金同春圳、大小礁溪、五十溪等各路水流都往這裡匯集;加上,早年住民豪取自然資源,挖土販賣牟利,當年的貪婪與放縱,導致今日北津里地勢變得更低,颱風豪雨年復一年水淹家園,居民四處奔逃,付出慘痛代價。

不願生命財產安全持續受傷害,宜蘭北津里民積極響應投身防汛志工,亡羊補牢。

也是水流匯集的員山鄉湖東村,村民們則是希望透過加入志工,多充實水利知識,學習將「惡水」變成「好鄰居」,提高居住環境安全。「有機會擔任防汛志工,可以吸收知識。向蒼天要村民的幸福安全,若無知識,只在村內打轉,效果有限;任何崗位都要學習,付諸行動,地方才會越來越好。」

防汛志工中,以村里鄰長、軍公教退休人員及熱心民眾佔多數。其中,去年才剛退休的前花蓮第九河川局副局長陳文奇也在列,回到故鄉宜蘭,挑起第一河川局志工大隊長的重責大任。

出身水利家庭、父親也是水利人員的陳文奇表示,能夠有機會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為大眾服務,是一種快樂,會全力扮演好志工角色,能做多少就盡力去做。「感念政府照顧我30年,有水利小專長,是應該回饋社會;這是責任的開始,會全力把任務做好。」

防汛志工的服務項目包括:協助住家附近水情通報、社區附近水利設施訪視、水利政策宣導、災害預警、社區民眾疏散避難,協助推展防汛政策;未來還將以「愛水、護水、減水害」為目標,與政府密切配合,發揮防汛救災力量,一步一步朝降低社區災害的方向邁進。「在地人幫助在地鄉親,是很有意義的工作,讓災害防救體系更好。」

河川是孕育人類文明之母,更是地球環境資源中重要的一環,對民眾生活、生態環境具有高度關係及影響;防災體系中,水利人員固然是必要角色,全民投入更是不可或缺,只有原鄉人愛護在地環境,防災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攝影:黃麗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