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稀土加速資源儲備業績有望大幅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包鋼稀土在國家即將推出稀土資源儲備試點政策的背景下,抓緊實施稀土資源整合,有望掌握稀土定價權,從而實現業績提升。
國家礦產地儲備戰略試點即將推出的消息在市場上被廣為傳播,而首批試點將圍繞煤炭和稀土資源展開。包鋼稀土(600111)作為稀土龍頭企業,近期在二級市場上股價表現強勢。
中國稀土儲量世界第一,全球95%的稀土產自中國。然而,中國卻沒有稀土定價權,行業幾度陷入虧損困境。而公司在國家出臺政策前已自發地對北方稀土資源進行整合,并期望借此整個中國稀土市場,從而掌握稀土出口定價權。
公司以開發利用世界上稀土儲量最豐富的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為主要業務,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公司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稀土產業發展格局,擁有從稀土選礦、冶煉、分離、科研、深加工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產業基地,是中國稀土行業的龍頭企業。
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波及公司。2008年上半年,包鋼稀土凈利潤為2.47億元,三季度凈利潤大幅降至3436萬元,第四季度更是虧損1.12億元。在價格壓得很低仍然沒有訂單,而政府收儲需要層層審批程序難以快速啟動的情況下,公司開始了自救行動。公司2008年成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施的包頭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統一收儲加強了對稀土資源的控制力度,定向銷售增強了公司的價格影響力。
據悉,2009年一季度,國貿公司收儲2萬噸(以稀土氧化物計,簡稱REO),而當年國家下達給包頭的REO生產指令性計劃量為7萬噸。由于包頭REO產量占全國一半,包頭的“自律”行為對穩定市場價格起到了直接作用。資料顯示,稀土下游代表產品氧化鐠釹價格在2008年底探至最低點4.5萬/噸后,逐漸攀升至2009年年中的5萬、6萬元。不過,這樣的收儲也給公司帶來較大的銷售壓力,09年末公司存貨達14.5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1.85%,主要與稀土產品儲備增加有關。
2009年10月,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上報了政府收儲方案——《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資源戰略儲備方案》。2010年2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復該方案。方案顯示,內蒙古稀土收儲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礦石儲備,由包鋼集團實施,數量位300萬噸;二是稀土精礦收儲,由包鋼稀土分5年實施,每年3萬噸;三是鑭、鈰、鐠、釹稀土氧化物收儲,由國貿公司分2年實施,每年4萬噸。對于以上收儲行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政府分別給予年貼息1,000萬元的財政支持,其余由包鋼集團提供貼息。
目前公司對北方稀土的整合已經初具規模,而未來行業整合的突破口將集中在南方,特別是四川、江西、廣東等地的稀土礦權清理和整頓。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南方稀土的整合難度遠比北方大得多。
未來2-3年內稀土氧化物價格的波動區間是40,000至90,000 元/噸,以目前7萬元/噸的市場價來看,還有30%上漲空間。盡管關于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疑慮一直未能解除,但復蘇總的方向并沒有改變,只是中途可能會有波折。從最近半個月的價格走勢來看,盡管基本金屬跌幅在15%以上,但稀土價格仍保持穩定。
由于國家開始對稀土產量進行控制,預計未來2-3年公司的產量也將保持穩定,盈利的增長將主要依靠產品價格的上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國家關于稀土的整合政策更多是一種穩定市場價格預期的手段,其實際作用有限。而對于公司來說,自發的收儲更像是一種主動減產和減少銷售量,以穩定市場價格的手段。
稀土作為鎳氫電池負極的主要原材料,混合稀土元素一般包括鑭、鈰、鐠、釹等輕稀土元素。未來汽車用鎳氫電池應用前景廣闊,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公司開始將業務衍生到產業鏈的下游,通過發展高附加值下游產品打造完整產業鏈。公司計劃拓展的4個功能材料領域為釹鐵硼磁性材料、貯氫合金粉、拋光材料和熒光材料,雖然短期內這些領域難見成效,但意義深遠,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布局,預計未來公司釹鐵硼產量達到3-4萬噸/年,占全國產量的50%左右。國家出臺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及其它節能減排的政策,將為公司的釹鐵硼、貯氫合金粉、熒光級氧化銪等產業鏈提供進一步的發展壯大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與河北新奧博為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包頭市稀寶博為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并以該公司為主體在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稀土永磁核磁共振影像系統(MRI)產業化項目,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2億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40%。 合資公司規劃300臺MRI產能,通過貼牌GE打開市場,該項目2010年可投產,預計2011年將可貢獻帶來4,000-5,000萬元的利潤。
包鋼稀土2010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9.79億元,同比增長161.44%,凈利潤1.28億元,每股收益0.159元,每股凈資產有2.26元,凈資產收益率7.03%。
截至發稿時,包鋼稀土股價報41.20元,漲幅為5.91%。
(楊磊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