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中國鋼企 必和必拓稱放棄長協礦談判
鉅亨網新聞中心
必和必拓表示,準備把鐵礦石的定價走向短期議價,此舉意在給中國施加壓力,逼迫中方在長協礦的談判上盡快達成一致。【相關專題:關注國際鐵礦石談判】
據證券時報1月22日報道,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巨頭之一必和必拓日前表示,該公司準備把鐵礦石的定價,從一年一約的基準價格,走向短期議價。此舉意味著,必和必拓打算放棄國際鐵礦石長協礦談判。這一表態也表明,必和必拓仍在致力于推行其提倡的鐵礦石指數定價。
該公司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4季度,從澳洲出口的鐵礦砂之中,僅54%是以年度基準價格賣出,其余46%是按短期議價銷售。由于該公司2009年7月以當季議價、現貨價和按指數定價等方式銷售的鐵礦砂才30%,因此反映其轉向短期議價的態度相當明顯。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張平表示,這一表態反映了必和必拓的一貫作風,可以理解為一種談判策略。必和必拓顯然不會放棄長協礦的談判,但通過此舉可以給中國施加壓力,逼迫中方在長協礦的談判上盡快達成一致。
據其分析,如果中方不能獲得長協礦合同,中國鋼鐵企業將遭到沉重打擊。最近幾年的數據顯示,一般現貨礦價格要比長協價溢價50%。此外,由于2009年中國鋼鐵企業整體未就談判達成一致,目前在原料取得上,已經力不從心。不少鋼鐵企業已經私下接觸三大礦山,意圖修復關系。
世界鋼鐵協會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美國、日本和歐洲的需求開始增長,預計全球鋼鐵市場2010年將增長9.2%。事實上,目前各項數據也顯示出形勢已經開始進一步向有利于礦山的方向轉變。
張平認為,一兩年內,在鐵礦石談判話語權的爭奪上,中國仍然無解。但他表示,2年后,中國將會獲得一定的議價能力。
他說,一方面,目前國內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國際資源搶購熱潮已經被中國帶動。按照建設進度,2年后鐵礦石新增供應能力將集中爆發,再加上國產礦的建設,三大礦山的強勢地位將削減。
此外,2年以后,中國經濟刺激計劃也將塵埃落定,鋼鐵產業結構調整也近尾聲,不會再出現大規模的鋼鐵需求增長。屆時,鐵礦石的供需關系將出現明顯的相對過剩。
(王靜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