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榨季三度拋儲糖價應聲而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盡管國內處于開榨期,但異常的天氣將減緩生產的進程,新糖大規模上市還有待時日,而消費旺季將一直持續到1月底,因此短期內的供求還難以改觀。結合鄭糖1109合約來看,其短期稍作調整后仍將保有沖擊前期高點的可能。
受到外盤原糖繼續沖擊新高以及國內目前處于消費旺季的影響,近期鄭糖再次出現了一定的上漲,主力1009合約自前期低點6196元/噸緩慢升至上周五的6768元/噸,漲幅達到了9.23%。在政府平抑物價的大背景下,商務部近期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有關部門召開了中央儲備糖專題工作會議,研究食糖市場調控措施,保障食糖市場的供應。因此,本月22日市場迎來了國儲新榨季的第三次拋儲,數量為20萬噸,底價仍為4000元/噸,成交均價為6870元/噸。然而,本次拋儲市場卻再度出現“越拋越漲”現象。
一、拋儲均價頻創新高
自去年12月開始,國儲拉開了2009/2010榨季拋儲的序幕。截至今年9月,上榨季累計拋儲171.75萬噸,拋儲成交均價也頻創新高,與此對應的鄭糖指數價格也是越拋越漲。因此,市場出現一種現象,即每到拋儲日,價格便會出現上漲。
進入新榨季后,國儲前期進行了兩次拋儲,但情況出現了一定的轉變。在11月國儲的新榨季第二次拋儲上,成交均價大幅低于了前一次,而隨后的鄭糖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主要原因是第二次拋儲正好出現在南方逐步開榨和北方全面生產的時候,新糖即將上市的預期抑制了部分恐慌性追多,導致了價格的回落。不過本次拋儲,恰逢新糖上市緩慢和國內傳統的需求旺季,因此拋儲成交均價和期價的回升也在情理之中。
二、新糖上市步伐緩慢
本輪鄭糖期價和本次拋儲價格的回升主要還是源自于新糖上市步伐緩慢,而且時處傳統的消費旺季。從下圖的全國食糖月度產量我們不難發現,11月的全國月度產量為70.48萬噸,低于自2004/2005榨季以來的同期水平(2008/2009榨季除外)。而消費方面,12月和1月則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剛性消費需求導致了近期期現價格的易漲難跌。
另外,海關數據顯示,11月國內的進口量僅為23034噸,同比下降34%,環比更是下滑90.89%,糖廠逐漸開榨是進口銳減的主要原因。進口的減少和國內新糖的緩慢上市,導致市場目前的供應依然偏緊,現貨價格也始終居高不下。
再看看以往榨季12月的月度產量情況,可以發現大部分榨季12月產量都在230萬噸左右,而在新榨季消費看漲的前提下,那么12月的產量應當高于以往同期水平,這樣才能滿足需求,進而穩定價格。然而,從最新的調研來看,國內第一大產區廣西似乎有霜凍的前兆。根據近期的資料顯示,在前一輪大幅降溫的影響下,廣西部分地區已經出現了一定的霜凍現象,且霜凍天數在3天左右,這給正處在產糖高峰期的廣西帶來不少的壓力。隨著本周新一輪的冷空氣來臨,廣西及廣東部分地區將再次遭遇霜凍的考驗,這也將對近期的鄭糖盤面產生較大的影響。
三、全球糖價再創30年來新高
受到供求關系再度緊張的影響,紐約原糖自11月中旬見底以來便出現強勁的反彈,主力原糖3月合約已從前期25美分/磅反彈至30年新高34美分/磅。隨著生產的推進,目前全球主要機構對新榨季的供需情況預測已經趨于保守,第一大產區巴西的壓榨量減少將使其食糖產量低于預期,而第二大食糖出口國泰國的情況也并不理想。英國食糖貿易公司近期表示,由于低庫存和需求強勁,糖價還將向新的價格區間轉移,目前糖市處于利多的環境中。
不過在全球糖市一片看多的情況下,印度近日卻多次聲稱其2010/2011榨季產量預計仍為2450萬噸,并且還將向市場出口食糖。如果印度本榨季產量能實現預期,那么對全球糖市供給來說將減輕不少的壓力。
綜上,筆者認為當前國內外糖市還將處于供求偏緊的狀態。盡管國內處于開榨期,但異常的天氣將減緩生產的進程,新糖大規模上市還有待時日,而消費旺季將一直持續到1月底,因此短期內的供求還難以改觀。結合鄭糖1109合約來看,短期稍作調整后仍將保有沖擊前期高點的可能。
(賀達)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