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時評:包容性增長的核心是機會均等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包容性增長就是既強調通過經濟增長創造就業與其他發展機會,又強調發展機會的均等化,機會均等是其核心和基本要義。

中新社援引京華時報10月26日的報道稱,包容性增長的提法一經出現,很快就得到了中國上至領導層下至普通民眾的普遍認同,并將成為十二五期間乃至未來更長時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指導思想。按照亞洲開發銀行的說法,包容性增長就是既強調通過經濟增長創造就業與其他發展機會,又強調發展機會的均等化。這其中,機會均等是其核心和基本要義。因為如果機會不均等,社會缺乏包容性,經濟就不可能保持高速而持續的增長。

機會均等強調的是起點、過程的公平,也即社會全體成員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能夠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能夠面對相同的游戲規則。著名政治哲學家羅爾斯認為,機會應對所有人平等開放,只有機會均等的社會才是公平的社會。很顯然,改革開放以前的平均主義并不符合機會均等的要求,因為機會均等不等于結果平均,因而不屬于包容性增長的范疇。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離包容性增長的要求依然有較大差距。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目前我國出現的諸多經濟社會失衡問題如貧富差距、仇富心態、勞資沖突等,幾乎都能從機會不均等中找到答案。


在個人發展方面,由于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影響,我國居民生下來就存在著“城里人”和“鄉下人”的差別。不僅如此,這種身份差異還有代際的傳遞性,即使是農民工進城打工之后,城鄉差別的烙印也無法徹底消除。教育是影響人力資本積累的關鍵因素,但城鄉教育的機會不公和教育質量的差距,使得他們在人生之初就輸在起跑線上。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繆爾達爾的說法,農民在進城之前就受到了“前勞動力市場歧視”。

在企業發展方面,機會不均等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在行業產業政策傾斜、金融支持力度等問題上,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之間、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均面臨著較大的不同等待遇。比如雖然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但這些企業的地位依然與國有壟斷企業不可同日而語。僅以金融支持為例,雖然非公經濟創造了幾乎一半的GDP,但在金融機構貸款總額中只占不到30%的份額。在2010中國企業500強中,國企牢牢占據前10名,而且在整個500強當中占到三分之二還多。不僅如此,一些壟斷企業還利用高額壟斷利潤,大搞內部職工福利。而壟斷企業高工資高福利也成為我國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實現全體居民的機會均等,是倡導包容性增長的基本前提。首先,應該創造一種公平的社會發展環境,堅決消除各種妨礙社會全體成員共同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其次,盡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摒棄將增長與機會均等對立起來的觀點,把人的發展和福利水平提高作為經濟發展成就首要的衡量指標;最后,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消除市場壟斷現象,給予非公經濟的發展更廣闊的空間。

只有如此,社會經濟才能實現包容性增長,并使全體社會成員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從這一點來看,包容性增長與建設和諧社會、實現科學發展具有高度統一的精神本質。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