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安倍訪問中亞五國的“有所作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30 08:20
10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結束對蒙古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的訪問。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是日本首相時隔9年訪問中亞,甚為罕見。在剛剛完成和美國有關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協定(tpp)談判的背景下,如何解讀安倍突訪歷來並非日本外交重點的中亞國家?
理解安倍的外交動向,國內政治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分析視角。本次安倍中亞之行首選蒙古,背后含有深刻的國內政治動機。今年7月16日,安倍的首席外交顧問、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訪問北京,向中方解釋有關安倍談話的內容,並意圖在9月3日閱兵日前后實現中日領導人會談,以圖挽回當時因安保法案而急劇下滑的國內支援。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安倍還準備了另一套能夠改善安倍國內政治的外交方案。
在和中國領導人會談后,谷內於7月18日直接從北京飛往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和蒙古總統的國安會議秘書恩赫圖布辛就日朝綁架人質等問題會談了3小時。據稱,恩赫圖布辛和蒙古總統勒貝格道爾吉在蒙古民主化運動時代是親密戰友,關係密切。
蒙古、朝鮮和安倍的國內政治
安倍意圖以對朝外交來提升內閣支援率的嘗試,不是首次。2014年7月1日,日本內閣通過更改行使集體自衛權解釋后不久,安倍突然宣布對朝談判出現重大進展,長期僵持的日本人質問題可望解決。
回顧歷史,2004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就是通過兩次訪朝,通過外交成績來加強其國內支援,當時安倍是小泉的貼身隨從。人質問題是日本對朝外交的核心。2014年夏,安倍計算如果和朝鮮談判順利,閃電訪問平壤並把日本人質安然帶回國,內閣支援度將穩步回升。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東北亞政局由美中兩強主導,朝鮮問題的本質是防止核武擴散。美國國務卿克里於7月7日在和日本外長岸田文雄的電話會談中,警告東京不要擅自和朝鮮過分接近,並要求安倍不要打亂在朝鮮問題上美韓日的合作體制。安倍意圖通過突然訪朝來抬高內閣支援率的如意算盤受阻。
和2014年的邏輯一樣,在今年7月谷內訪問蒙古后,日朝關係開始出現微妙進展,其背后原因也和當時安倍國內一度下滑的內閣支援率有關。
7月下旬,蒙古總統向日本共同社記者表示會幫助日本調解解決綁架問題。7月30日,原自民黨干事長武部勤訪問蒙古,向蒙古總統轉交了安倍的親筆信。同時,安倍在日本參議員安保法制特別委員會上對朝鮮問題的態度開始轉為克制。8月5至6日,安倍指示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馬來西亞召開的arf東盟地區論壇上和朝鮮外相李洙墉接觸。日本媒體報導,岸田在馬來西亞只逗留17小時,卻能抽時間和朝鮮高官會談,可見蒙古從中為日本調停的功勞。
由以上的脈絡來看,安倍此次再度訪問蒙古,主要目標仍應是意圖通過蒙古來加強和朝鮮方面的溝通。在日本國內,據最新日本輿論調查顯示,安倍最近的內閣支援度正在下滑,許多政策的推出其實都在為明年的參議院選舉做準備。連立場偏右的《產經新聞》和富士電視臺9月中公布的調查也顯示,安倍的支援率跌至42.6%,不支援率高達47.8% 。
按照安倍的計算,如果同平壤就日本人質問題有所突破,或通過閃電訪朝把幸存的人質帶回日本,其國內的支援度將毫無疑問將有所回升,有利政權長期執政。
外交:面對中國影響力全球擴大的危機感
從外交戰略層面來看,安倍此次訪問中亞,亦可被視為其“地球儀外交”的一部分。
安倍是近10年來日本少有的擁有清晰外交戰略和外交執行能力的首相。其所倡導的所謂“地球儀外交”背后的外交戰略理論,就是2006年第一次內閣時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該理論強調,日本外交要支援和日本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從東南亞,經由中亞到中歐及東歐,連成一條弧線來包圍歐亞大陸,被外界解讀為有意圍堵中國。
值得留意的是,“自由與繁榮之弧”的設想,就是由目前擔任安倍內閣國安局長的谷內正太郎於2006年11月主導發表的。設想的具體起草人為兼原信克,現為安倍內閣官房副長官輔佐官(據稱,反對安倍在9月閱兵日訪華的官員就包括兼原)。谷內正太郎,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在小泉內閣時代就成為日本的資深外交官。谷內擁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外交理念,是著名日本國際政治學者若泉敬的信徒。若泉敬曾是日本防衛研修所教官。1972年,若泉敬作為密使,曾經為安倍的叔父佐藤榮作首相充當密使,就“沖繩回歸“問題和美國尼克松政府的基辛格國務卿交涉。或許因為這層關係,早在2005年,安倍就和當時身為外務省外務事務次官的谷內正太郎交好。谷內是安倍2006年對華融冰之行的主要推手,以在靖國問題上的克制換取了安倍訪華,為第一次安倍內閣初期爭取到漂亮的外交成績。
作為冷靜的外交戰略家,谷內面對中國的風格是:一方面采取戰略性忍耐,在無關日本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保持克制,避免和中國在歷史問題上過分糾纏。另一方面,則集中力量加速日本在國防領域的正常國家化,確保日本國家安全並鞏固日本一流強國的身分認同,和崛起中的中國在廣闊的東海、南海乃至歐亞大陸周旋。
過去幾年,升格防衛廳,組建國安會,解禁集體自衛權,強化日美同盟,都在谷內的策劃下在安倍任內一一實現,顯示出強烈的與中國競爭的心態。
10月22日,日本公營電視臺nhk在新聞節目中報導安倍中亞之行時,特別提到了習近平在英國受到高規格禮遇、中國在印尼擊敗日本奪得高鐵項目的國際背景,折射出日本國內輿論面對中國影響力不斷在全球范圍內擴大的復雜心情。本次安倍在中亞地區的罕見外交出擊,顯然亦需要在這一脈絡下來理解和解讀。
(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地域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副教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