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墾區2010年預計實現糧食總產量350億斤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截止5月23日,黑龍江墾區已高標準完成了4,168萬畝的播種任務,實現了全作物、全面積的最佳時期播種。2010年預計實現糧食總產350億斤,比2009年新增糧食20億斤。
綜合媒體5月24日消息,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黑龍江墾區克服了今春積雪大、回暖晚、持續低溫、氣候異常等極端不利因素,強力推進春耕生產。截止5月23日,已高標準完成了4,168萬畝的播種任務,實現了全作物、全面積的最佳時期播種。在2009年為國家提供300億斤商品糧、可解決1億人口糧的基礎上,2010年墾區預計實現糧食總產350億斤,比2009年新增糧食20億斤。
今春以來,墾區春耕生產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氣象災害。一是降水多。2009年11月到2010年2月份,墾區冬雪大,平均降水37毫米,比歷年同期多30-50%。2010年春季3月至5月中旬,降水累計平均110mm以上,比歷史同期多85%。特別是4月12-14日墾區大范圍降雪,東部分局達到大到暴雪,平均降雪厚度15厘米以上,部分地區達30厘米,同期歷史罕見,給春播生產帶來造成極大阻力。二是氣溫低。3月份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低4度,4月比歷年同期低2度。墾區常年穩定通過0度的日期是4月2日,2010年拖后至4月15日,如此低溫屬歷史罕見。三是回暖晚。受活躍冷空氣影響,2009年冷冬天氣一直延續到2010年3月份,氣溫回暖比歷年偏晚10-15天左右。
針對這種極端氣象災害,黑龍江墾區充分發揮備耕準備充分、指揮決策科學、責任任務明確、抗災措施靈活、技術指導到位的優勢,科學組織,集中力量,人機結合,晝夜奮戰,打贏了春耕生產的攻堅戰。
在2009年秋天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完成“三秋”工作的基礎上,2010年墾區備春耕生產工作啟動早、進展快,繼續組織開展農業標準化提檔升級活動,堅持做到 “三個”標準化:即堅持統一供種標準化、堅持農機管理標準化、堅持田間作業標準化;嚴格堅持整地質量不達標不播,種子質量不達標不播,土壤墑情不適宜不播,播種機狀態不達標不播,噴藥機不達標不播,整地播種鎮壓不能連續作業不播的旱田“六個不播”原則。在水稻生產上,墾區堅持“八早”標準,即早清雪、早扣棚、早催芽、早播種、早整地、早泡田、早施肥、早插秧。在插秧環節,他們堅決做到“三插六不插”:插適齡壯秧、三帶秧和花達水秧;不插超齡秧、深水秧、隔夜秧、本田沉淀不達標秧、僵弱病斷頭秧和密度不足秧。整個春耕生產工作中突出抓住了“五個”環節:即水田抓好催芽供種、高臺旱育、大棚增溫、水田整地和機械插秧;旱田抓好伏秋整地、排水除澇、頂凌散墑和精密播種;做到了進度服從質量,播種一畝,達標一畝,高產高效一畝。使全作物、全面積、全過程、全方位標準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墾區還繼續加大了科技推廣力度,旱田突出落實了保護性耕作、模式化栽培、種子精選包衣、分級精量播種、玉米催種斷根、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水稻突出落實了集中秧田建設、大棚高臺旱育、集中浸種催芽、智能化監控、高速插秧機、缽形毯式育苗機插等新技術,提高了科技含量,促進了成果轉化。今年,墾區全面采取水稻集中浸種催芽,統一供芽種等寒地水稻智能化、工廠化育秧技術,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對水稻育秧全過程實行集約化、智能化、工廠化管理,堅持做床擺盤、調酸消毒、機械精播、調溫控水、病蟲防治等全程質量標準,實現100%統供芽種,各農場普遍采取“三膜”覆蓋、加保溫層、棚內增溫等辦法提高育苗溫度,確保水稻適期播種育壯苗,使水稻壯秧率達到了100%,搶回有效積溫100度。預計僅此一項技術,就可使墾區水稻增產10億斤以上。
本著“擴稻玉、強經作、增效益”的原則,黑龍江墾區2010年大力度進行調優結構保增產,在墾區東部積極擴大水稻和玉米面積,在西部積極擴大馬鈴薯、雜豆等面積。全局糧豆播種面積3,980.6萬畝,較2009年新增247.2萬畝。其中,水稻面積1,891.6萬畝,較2009年新增253.4萬畝;玉米面積976.7萬畝,較2009年新增94.6萬畝。預計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就可增產糧食20億斤。在4月12日-14日遭遇了罕見大暴雪的極端氣象災害下,墾區發揮先進農業機械優勢,通過耙耢化雪,散表墑、蓄底墑,科學組織,進行了大規模、高效率的集中搶種。全局4月25日完成了麥類播種,5月23日全面完成了大田播種和水稻插秧任務,實現了全作物、全面積較佳時期播種,為繼續奪取農業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產創建也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到目前為止,黑龍江墾區落實農業部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45個,農業部農墾局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47個,總局級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68個。墾區還將以100個現代農業示范區為核心,沿主干公路建設東、中、西2,000公里3條現代農業示范帶,形成覆蓋全墾區的現代農業綜合實驗區,推進場縣共建,示范帶動周邊農村。各農場在保證完成自身春播任務情況下,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迅速調集機械裝備力量,安排好技術服務人員,全力以赴開展跨區作業,帶動周邊市縣農村堅決奪取抗災保種全面勝利,確保全省糧食總產登上900億斤新臺階。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