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消費稅對產業的影響及大型基建計劃佈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30 11:33
星洲日報報導,新加坡於1994年4月1日開始推行消費稅,首次稅率3%,接著逐步提昇至4%、5%及7%,截至目前為止,共經歷4次的消費稅效應。
新加坡星融(Sing Capital)首席執行員謝詔全在大馬產業機構(MPI)主辦的消費稅後期及11大馬計劃之產業定位講座會上表示,以新加坡過往產業數據來看,消費稅只是產業售價走高的因素之一。
“產業價格上漲不僅受消費稅影響,還需考量其他因素,如國內生產總值、房屋政策、隔夜利率及一些無法預測的重大事故等。”
他指出,1994年新加坡實施消費稅後,新加坡私人住宅指數(PPI)攀升42.2%,乍看是受消費稅影響,但在數據背後,還有許多因素,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5%、政府組屋(HDB)價格上漲11.8%、通膨率3%以上及3.79%利率水平。
“產業市場興衰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家經濟成長,而新加坡政府組屋,若具增值空間,很多時候會被人們用於籌措資金,以升級房產至私人住宅單位,雖然3.79%利率為歷來最高,但依然無阻房價增漲。”
國家經濟打房政策左右房價有鑑於此,他總結說,消費稅只是房價上漲的因素之一,國家經濟強勁成長、政府組屋市場及各種打房政策也會左右房價。 近幾年,因房市過熱問題,新加坡政府祭出7輪房市降溫措施,包括對投機客最有效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及全球第一的家戶總償債能力(TDSR)措施,全面限制當地人及外資炒房。 另外,他也補充說,消費稅的實行與匯率也有一定關聯性,若政府妥善運用消費稅所得,將有效增加政府儲備金,成為外匯儲備的強力緩沖劑,有助於強化令吉。 “雖然目前令吉走低,但不會永遠處於低點,目前令吉走勢對長期型海外投資者而言,正是良好機會。”
TOD一步到位 Frostand Sullivan
2013年調查顯示,超過40%的大馬人把交通阻塞列為生活中最“折騰”的一件事,痛苦程度比全球及亞太區塞車人士更甚。
全球有29%的人認為塞車最折騰,亞太區則為35%。 大吉隆坡居民每年塞2億5千萬個小時以上,相等於每人年均有35個小時浪費在堵車之上,導致3千令吉或國家生產總值1.1%以上的經濟損失。
吉隆坡只有17%人口 使用公共交通 陸路公共交通委員會(SPAD)調查也顯示,大馬的公共巴士路程最長高達兩小時半,至今吉隆坡只有17%的人口使用公共交通,大幅度落後於新加坡及香港的62%及89%。
該委員會原本預測,2013、2014、2015及2030年城市區域有19.6%、20.8%、25%及40%城市人口使用公共交通。 糟糕的公共交通規劃及受夠塞車之苦,讓大馬人在置產時,更注重工作往返所需時間多於工作地點有多遠,促使執法單位必須採取新策略應對低於預期的公共交通使用率。
作為第11大馬計劃下主力發展城市之一,吉隆坡的城市發展及公共交通系統規劃備受各界關注,為了提昇公共交通載客量,Prasarana綜合發展私人有限公司(PRIDE)將引用國際城市社區開發模式――交通引導發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鼓勵車站內及周邊區域產業開發。
PRIDE為Prasarana子公司,後者為國內公共交通營運商,財政部持有99%股權,旗下交通系統包括RAPID輕快鐵、單軌火車及RAPID巴士,涵蓋136公里的軌道交通及經營117個站點,每天有850輛巴士通行,載客量100萬人。
- 如何低成本實現子女留學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