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時滯會縮減套利利潤空間
鉅亨網新聞中心
套利定價理論包含了一些對于市場行為的預言,包括預言無套利條件總是能夠滿足,如果不滿足就會立即觸發指數套利交易。在這里,必須提到交易時滯的問題,它會導致平均套利利潤明顯減少。
市場一般用定價偏差來衡量期貨價格偏離程度,定價偏差一般是指期貨實際價格減去期貨的無套利價格,定價偏差還要包括一定的交易成本。如果期貨實際價格低于期貨的無套利價格,那么期貨價格就被低估了,套利者會買入期貨賣出股票。如果期貨實際價格超過了期貨的無套利價格,那么期貨價格就被高估了,套利者會賣出期貨并買入股票。
目前市場上對于定價偏差進行了很多實證分析,但很難得出是期貨價格被高估的頻率高,還是期貨價格被低估的頻率高。不過,這個還不是所關注的重點,重點是定價偏差是否足夠覆蓋交易成本,從而進行套利操作有足夠的利潤。在這里,必須提到交易時滯的問題,畢竟在投資者發現套利機會的時候,其無法做到消除時間誤差實施套利操作,必須考慮20秒至2分鐘的時間誤差,甚至更長的時間。
關于交易時滯,筆者以1秒鐘為時間間隔,使用期貨和成分股價格來計算無套利條件的偏離程度,發現如果定價偏差超過了交易成本,就形成一個套利信號。盡管許多研究都假設可以按照計算定價偏差的價格來建立套利頭寸,但這畢竟是不現實的。這里分別考慮20秒、2分鐘和5分鐘的交易時滯。在引入交易時滯后,套利就變得有風險了,因為在做出交易決定時無法知道套利頭寸建立時刻的定價偏差,投資者會發現套利定價偏差的信號數量會隨著時間明顯遞減。考慮了交易時滯會導致平均套利利潤明顯減少,并且利潤變得有風險,比如很多利潤是負的,套利利潤的風險隨時間而變大,并且平均套利規模也下降了。
因此,根據套利定價理論發現了套利機會,但往往不能直接拿來獲利的,這可能是眾多因素造成的,畢竟推導無套利條件時包含了很多假設。比如,在計算指數時使用了缺乏實效的價格,對交易成本的考慮并不充足,甚至還會面臨一些監管限制,包括制度上的限制等,而這里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交易時滯問題,交易時滯始終是無法避免的,它的確會給套利操作帶來較大風險。
當然,這并不是說市場上不存在真實的套利機會,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比較好的套利機會,可以從其他一些角度來解釋,比如其存在可能是套利者反應相對遲緩,或者說套利者對于新市場的經驗不足,或者由于套利交易量并沒有大到使價格回到無套利的水平,也許是套利資金短期供應不足。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