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屢投屢中,廣州創投"海匯系"大起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7月14日,記者來到廣州科學城,感受到一份暑假時節獨有的安寧和寂寞,路邊一簇簇盛放的繁花,燦爛卻不為外人所知。資本市場嶄露風頭的海匯系便坐落于此間。

攬月路80號的“廣州科技創新基地服務樓”第七層706室是廣州海匯成長創業投資中心(下稱海匯創投)的安家之地。海匯系旗下另一家公司廣州海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海匯投資)位于拐角的科學大道191號。

這里距其參股的陽普醫療(300030)D區第五層510單元近在咫尺。

看似低調的海匯投資其官網有一句富有張力的話:“我們已投資了一大批項目,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項目有失敗的苗頭。”


這便是海匯,小聲地哼著高調的歌。

趙吉慶的“貴人”

海匯系之前在資本市場一直很低調,直到趙吉慶出現。

趙原是廣州市珠船經濟發展公司和廣州市欣豪緯中央熱水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其雖是資本市場的生面孔,但實業做得不錯,曾獲得2000年廣州勞動模范稱號,是廣東省湖北商會常任理事。

公開資料顯示,趙吉慶1970年出生,大專學歷。先后在廣州市航務管理局、廣州市珠江動力經營部、廣州市珠船經濟發展公司工作。

沒有任何參與醫療器械背景的趙吉慶,2007年卻進駐陽普醫療成為發起人,持有780.8萬股當上公司第四大股東兼董事。此役一擊即中,其“運氣”似乎太讓人嫉妒。

之后的2009年6月22日,趙再次出手,50萬股入股松德包裝,成為第十大股東。

記者調查發現,趙吉慶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陽普醫療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發起人有29個自然人和兩名法人股東及廣州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科創投)和廣東省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

自然人股東包括趙吉慶、李明智、陳怡、胡宏偉、李江峰等人。其中,李明智、胡宏偉、李江峰、張怡都是原來海匯投資的股東。目前,張怡已離職,李明智任科創投董事、總經理,胡宏偉為科創投生物及制藥投資部門經理,李江峰是上任科創投生物及制藥投資部項目經理,現任海匯投資投資經理。

除趙吉慶持有陽普醫療780.8萬股外,胡宏偉、李江峰分別持有53.67萬股、7.81萬股,均是陽普醫療監事。

因為陽普醫療,趙吉慶和科創投一班人成為同事。接下來,和趙吉慶聯手進駐松德包裝的是海匯創投、海匯投資,以及自然人姜文。其中,海匯創投、海匯投資因分別持有732萬股、68萬股成為松德包裝第四和第九大股東,趙吉慶則持有50萬股。

記者調查發現,海匯系掌舵人李明智還身兼科創投總經理,前述自然人姜文即是李之妻。

顯然,趙吉慶“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與李明智團隊共進退二者是何關系?

記者發現,海匯創投股東涂麗萍和趙吉慶都是廣東省湖北商會的。涂是商會副會長,而趙是商會常任理事。

可見,趙吉慶和海匯系確有淵源,而海創系堪稱趙吉慶的“貴人”。

“海匯系”起底

資料顯示,海匯投資2007年9月成立,是一家創投機構,注冊資金200萬元。

設立時,李明智出資120萬元,持股60%,為實際控制人。陳怡出資49.5萬元,投資比例為24.75%,林志浪出資12.5萬元,占投資比例的6.25%,胡宏偉占2.5%,其余王靖國、李江峰等6位自然人股東出資占1.5%-1%。

理工科出身的李明智1995年開始從事風險投資,參與組建廣東省科技風險投資公司;2002年參與組建科創投和海匯投資,至今風投“工齡”已有15年,時任科創投董事總經理、海匯投資董事長。

目前,李明智掌控的海匯投資主要是采用“基金-管理公司”運作模式,現在管理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和海匯成長創業投資基金兩期私募基金。這兩只基金是公司型基金,兩個對應的公司分別為科創投和海匯創投。

用李明智的話說:“做投資要有耐心。”科創投主要關注初創期和成長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

目前,科創投為達意隆(002209.SZ)、博云新材(002297.SZ)、威創股份(002308.SZ)和陽普醫療(300030.SZ)股東。持有達意隆1266.5萬股、博云新材266.81萬股、陽普醫療969.3萬股,對應7月19日的市值大約是13665.535萬元、5429.58萬元、24843.16萬元。總市值43983.28萬元。

促使科創投成功的另一個高人是其公司董事長黃中發——同時任凱得控股董事長。

黃曾任萬國證券北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申銀萬國廣東治理總部副總經理,1997年6月至1998年10月,調任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積累重要資源的黃忠發,執掌凱得控股涉足電力、券商、地產、創投、融資擔保、軌道交通、文化等領域,并發力資本市場。

2009年年報顯示,凱得控股持有穗恒運A(000531.SZ)8945.74萬股成其第一大股東,持有2666.02萬股成為科學城(000975.SZ)二股東。

“海匯系”轉型

與海匯投資投資孵化期、初創期的技術創新企業定位不同,2008年8月成立的海匯創投主要投資成長期及Pre-IPO項目。海匯系似乎想從前赴后繼的IPO公司快速地分一杯羹。

本報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海匯投資投資的領域是信息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生物工程及制藥。如松德包裝順利上市,海匯系Pre-IPO項目將首戰獲捷。

此外,海匯創投還投資了高瀾水、南海食品、東盛弘蟒、安居寶、綠航農業等10多個項目。

其實,海匯這次轉型的不僅是投資風格,其陣容也和海匯投資不同。李明智出資僅0.9973%,仍是海匯創投執行合伙人,法定代表人。其余22個股東合伙包括兩家法人企業和20個個人股東。

自然人股東主要來自珠三角,且大多從事實業投資,和趙吉慶同為廣東湖北商會的涂麗萍現任佛山市力繩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佛山市德力泰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夏西國際橡塑城副董事長。出資占14.61%的林麗娜是廣州地產商城啟集團其他關聯方,手上有多處房產;出資占7.31%的馮毅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大型消防企業集團廣東勝捷消防企業集團法定代表人。

海匯系股東從海匯投資的投資技術人員轉型為海匯創投實業家,海匯系轉身之間換湯又換藥,但是能不能做到投資項目沒有一個項目有失敗的苗頭還要拭目以待。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