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發展中國家面臨保增長和抑通脹的困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稱,多數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保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貨膨脹的兩難選擇,可能保增長要先于抑通脹,一些央行正在緩行政策緊縮,但需要一個過程尚能恢復常態。
綜合媒體8月18日報道,分析人士表示,與多數發達國家不同,發展中國家正處在通脹加劇與經濟迅速擴張并存的節點,工人為加薪而不惜以罷工相要挾,家庭則抱怨日常開銷大幅上升。分析人士稱,經濟低迷時期出臺的緊急政策應該退場了,但恢復常態很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
盡管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已經復蘇,似乎這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從未發生,但其實他們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海外市場的發展。
除了傳統的貿易渠道,強勁的海外現金流在保證企業和消費者不為資金所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全球股市上漲和風險偏好降溫時,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購買發展中國家企業發行的債券或股票,充裕的現金流意味著融資成本會保持低廉。
但由于最近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出現振蕩,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停下腳步。經濟增長疲軟的跡象促使投資者從發展中市場抽身,轉投美國國債和日圓這類避險資產,盡管美國和日本也乏善可陳。
在多數經濟指標都顯示美國經濟放緩的同時,16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日本經濟放慢。不但如此,歐元區邊緣國家最近也再度陷入緊張,意味著歐元區人氣也可能迅速轉淡。甚至中國經濟也在降溫,盡管到目前為止,經濟學家還是愿意把這稱為“有序”降溫。
目前已有跡象顯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央行正在減弱其貨幣政策緊縮的立場。其中,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副行長Subir Gokarn最近試圖緩和市場對該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他稱,印度央行做的已經夠多。當然,還有一位副行長疾呼大幅加息,但之后就被剝奪了大部分職務。韓國央行(Bank of Korea)在上次政策會議上沒有加息,同時市場對巴西央行加息已不抱什么希望。
分析人士表示:“看來決策者是要靜觀其變、緩行政策緊縮了。回想2007年到2008年的悲慘日子,信貸市場崩潰、股民無處遁逃。看來保增長要先于抑通脹。”
(徐明明 實習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