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ITIS:台灣2009年Q4醫材產值159億元 全球復甦 2010年年增5.1%

鉅亨網新聞中心 (經濟部技術處 ITIS 專案) 2010-02-23 14:06


2009年第四季及全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回顧與展望

工研院IEK ITIS計畫 吳心如產業分析師


一、第四季及2009年全年產業概況

(一)總體產業概況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研究顯示,預估 2009 年第四季產值可達159億元新台幣,較2009年第三季下跌3.6%,較2008年同期增加8.2 %。估計2009年產值可達604億元新台幣,較2008年成長12.9% 。

依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我國醫療器材總產業及次產業進出口分析如表二所示。進口方面,2009年第四季產業總進口為113.6億新台幣,較前一季減少9.3%,較2008年同期減少1%,主要原因為兩個次領域,診斷與監測次領域以及其他產業次領域的台灣能量建立,仰賴進口減少所致。進口產品以手術與治療類產品為大宗,重要產品包含人工腎透析、放射線治療產品等,第四季預估進口新台幣44.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6%。

出口方面,2009年第四季產業總出口為78.5億新台幣,較前一季減少7.3%,較2008年期減少1.7%。我國出口產品以輔助與彌補類產品為主,第四季預估出口額為新台幣28.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3.7%,主要原因為廠商持續外移至中國大陸,降低了台灣製造及出口量。

預估2009年醫材產業進口值為新台幣458億元,較2008年成長3.7%;預估2009年醫材產業出口值為新台幣317億元,較2008年成長3.3%。2009年血糖計與血糖試片出口上升,較2008年成長125.3% ,另外,2009年隱形眼鏡的出口亦較2008年成長77.4%,故提升醫材產業整體成長率。

(二)細項產業分析

1.五大醫材次領域分析

我國診斷與監測類產品出口較多產品為體溫計、聽診器與其他血壓計,其中,聽診器與血壓計主要出口國以美國為主,約佔該類產品所有出口之5~6成,出口至歐洲則佔了2成。體溫計則是以新加坡為主要出口國,約佔2~3成,出口至歐洲地區則佔了4成。主要大廠百略的電子體溫計、耳溫槍,及額溫槍生產線自2009年8月起滿載,生產排程已接續到2010年1月。優盛醫學的電子血壓計2009年退出美國市場,以歐洲與新興市場專業通路為主,第四季營收雖成長22%,但年營收卻衰退27%。

[NT:PAGE=$]

手術與治療類產品出口較多的產品為其他第9018節所屬貨品之零件及附件、其他按摩理療器具以及其他治療用呼吸器,主要出口國皆為美國,佔該類產品的5成出口,其次為歐洲,佔出口之近2成。雅博於2009年在中國大陸昆山設廠做呼吸治療器,第四季營收成長22.7%。

輔助與彌補類產品出口仍是以失能人士用車為出口最大宗,以美國與歐洲為主要出口地區,各佔該類產品之4成出口。其次第二大出口產品為隱形眼鏡,主要出口國為日本,佔該類產品的6成出口。必翔這次是打敗了比亞迪成為上汽的電池供應廠商,上汽集團成立新能源事業部,將發展純電動車、油電混合車和燃料電池,未來將搶占中國電動車市場。精華光學目前進行可拋棄式隱形眼鏡產能擴充,明年3月投產後,將可擴大產能規模4,000萬片,較去年成長兩成達到2.4億片。寶利徠光學於2009年8月上櫃,該公司主要產品為光學眼鏡,第四季營收成長35%,年營收也成長17%。聯合骨科在微創膝關節手術工具設計上具獨創性,符合醫師便利、精確的手術需求,同時開發模組化手術工具,提高操作效率、節省手術時間,並提供骨癌患者客製化人工關節設計及製作服務。

體外診斷類產品還是以血糖試紙與血糖計為主要出口產品,佔了此次產業8成的比重,此兩類產品約有6~7成出口至美國,約有2成出口至歐洲。血糖測試儀生產公司五鼎,第四季傳出接到奧地利新客戶訂單,初期血糖測試儀僅小量出貨,預計會帶動創下季營收新高紀錄。泰博主要生產血糖測試機和血糖測試儀,隨著國際大廠轉單效應發酵,泰博2009年營收成長24%,達19億新台幣

其他類產品以塑膠製一次性檢驗手套為主要出口,日本為主要出口國,佔該類產品出口近6成,約有近3成出口至歐洲。次多出口產品為其他塑膠製實驗室、衛生及醫療用之物品,以德國、美國、日本為主要出口國,各佔該類產品之近2成出口。

2.十大醫材進出口重要品項分析

依據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進一步整理2009年10月醫療器材重要進出口商品(如表三所示)。進口方面,前三大進口產品以其他第9018節所屬之貨品,其他診斷或實驗用有底襯之試劑及診斷或實驗用之配製試劑,以及其他第9018節所屬之貨品之零附件產品,另外,雷射產品的進口成長也?得注意。

出口方面,出口前三大產品為機動的失能人士用車,如電動代步車與電動輪椅等,其次是糖尿病試紙與其他塑膠製實驗室、衛生醫療用之物品,另外隱形眼鏡的出口也持續攀升,以日本的出口需求最大。

(三)廠商動態

目前我國醫療器材上市公司有4家,上櫃公司有16家,興櫃公司有4家,總計共24家,其中閎康科技與寶利徠光學都是2009年8月才上櫃的公司,在第四季營收都有不錯的成長,2009年第四季整體廠商營收較2008年同期成長15.8% (如表四所示)。

[NT:PAGE=$]

第四季成長最多的紅電醫學受到新流感疫情影響,體溫計需求增加,營收亮眼,其他如熱映光電、必翔、五鼎、泰博、精華光學、寶利徠光學、優盛醫學等,也都有20%以上的成長。

2009年整年度來看,上市櫃廠商整體營收達244.88億元新台幣,較2008年成長6.89%,其中有營收成長10%以上的廠商有熱映光電、精華光學、寶利徠光學、泰博科技、邦特、太平洋醫材及佳醫等。

1. 電子業看準健康照護商機—投入醫療電子產業

明基友達集團揮軍醫療電子產業,成立「明達醫學科技公司」,由南京明基醫院董事長雷輝擔任董座,原瑞鼎總經理王威轉戰明達醫學擔任新公司總經理。未來明基可能與生技醫療公司百略策略合作,持續深耕與擴大醫療電子產業的版圖。工研院更將2010年設定為醫療照護產業元年,除了明基友達外,台達電也投入醫療及電源供應器,並規劃生產血糖儀,奇美電也為國際醫材大廠代工身體監測器相關產品,大同則是生產製氧機,廣達桃園廠也已變更為醫療器材工廠,預計將掀起電子產業內的醫療器材投入戰。

2. 異業專利授權跨入醫療產業

做精密射出成型及塑膠複合材料的邦泰複合材料公司,第四季與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簽約,取得「喉部插管用塑膠導引管」生產技術授權。邦泰將全權生產與銷售喉部插管用塑膠導引管,是一種整合平面顯示器與複合材料及精密成型技術的高科技醫療器材,在功能上比美進口產品,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3. 掌上型超音波掃描器—21世紀的聽診器

全球最大醫療影像設備製造商奇異公司(GE)宣布,將推出一款掌上型超音波掃描器,號稱是21世紀的聽診器。可用於基礎診療,讓醫生在診間直接掃描病人患部,例如檢查是否有膽結石,而不需將病人送到超音波室。急診醫生診斷時將更有效率,可立刻診斷出心包膜炎患者;偏遠地區缺乏超音波設備的醫生也將受惠。

二、第四季重大事件分析

1. 中國醫療改革帶動基礎醫療設備的需求

中國醫改未來三年將投入近4.3兆新台幣,其醫藥衛生體制近期改革重點為加強農村醫療基礎設施與提升城市醫療系統,對醫療器材的需求量大增。中國醫改的加強農村醫療基礎建設,廠商可切入低成本、高可靠性、小型化、低功率及高分辨率等相關檢測與診斷醫材。

2. 歐洲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及西班牙五國財金赤字嚴重,市場憂慮這5國無力還債,會牽連整個歐洲甚至令歐元區瓦解,歐盟面臨分裂風險,觸發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歐元區是世界的大經濟體,與全球經濟也環環相扣,如發生金融危機,勢必影響亞洲對歐洲的出口。

[NT:PAGE=$]

三、未來展望

由於2008~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使2009年第一季產值偏低,目前全球經濟也正緩慢復甦,使得2010年第一季較2009年同期成長幅度變大,成長17% ,達158億新台幣

台灣政府對於醫療器材產業及照護產業的政策扶植,如台灣啟動「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預計募集600億台幣生技創投基金,初步以具全球市場潛力的醫療器材為首要投資標的。搭配竹北生醫園區以醫療器材為發展主軸,醫療器材快速試製也帶動醫材產業及周邊產業發展。行政院推動的六大新興產業中,「健康照護升值白金方案」將是其中一項重大政策。

衛生署預計將推動包括醫療觀光、養生保健、銀髮族產業、長期照護以及全民健保加強品質在內的五大重點領域。搭上中國醫改的政策順風,預計對於體外診斷與檢測類醫療器材的需求將增加,但考量歐洲金融風暴的可能衝擊與全球經濟復甦的延緩。保守估計2010年醫材總產值較2009年成長5.1%,達635億新台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