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馬英九第2任期 兩岸政治對話最佳展開時機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兩岸網台北10月19日特稿 馬英九總統這兩天相當苦於兩岸政治談判議題,不論是馬胡會或是兩岸政治議題協商,都讓總統府疲於出面澄清,馬英九接受美聯社專訪報導指出,馬英九在處理經濟議題後,就可進行政治協議,馬要是贏得 2012 年選時,最快兩岸可在馬英九的第 2 任期展開政治對話。
馬英九晚間雖然站上火線,親自跳出來解釋,指稱美聯社報導有誤,總統府已要求美聯社更改,馬英九更在記者會上強調,他絕對沒有將兩岸政治談話和他的任期掛勾。
不過,對照美聯社更改前後版本,最關鍵的「優先的經濟議題處理完畢後,雙方可以進行政治協議的討論,像是一些安全議題。馬英九認為,要是他贏得 2012 年的選舉,獲得連任,最快雙方可以考慮在他第二個任期時開始對話。」
這段卻絲毫沒有改變,換句話說,美聯社不認為,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報導有誤。
不論馬英九究竟在專訪時是否有「暗示」、「建議」或者是「認為」,可在第 2 任期展開政治談話。馬英九和胡錦濤若是有意在歷史上留名,或是展開兩岸政治談判的創舉,馬英九的第 2 任期的確是兩岸最佳也是最後時機。
馬英九政府在兩岸展開政治談話前,設下幾項關卡,第一,大陸撤除對台飛彈,第二,兩岸經濟議題優先處理完畢,第三,他贏得連任選舉,第四,周邊條件成熟,兩岸氛圍已經發展到可以談政治對話等關卡。
面對馬政府設下的多項關卡,大陸政府正逐步開始拆解引信,逼迫馬英九,在馬、胡的任期內,完成兩岸政治談話的目的。
首先,隨著兩岸完成 ECFA 簽署後,也等同於完成兩岸最重要的經濟協議,雖然政府高層多次強調,ECFA 完成不代表兩岸經濟議題就解決完了,兩岸還有投保協議、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等在 ECFA 架構下須完成的協議。
不過,這些協議談判可長可短,可易可難,更別說兩岸已經完成最重要的經濟框架協議,下面要塞哪些協議,其實都是相對小型的經濟協議,換句話說,要說兩岸經濟議題已隨 ECFA 簽署優先處理完畢,也是可以視為合理。
其次,馬政府多次呼籲大陸撤除飛彈,包括馬英九本人就任以來,已公開呼籲大陸撤除飛彈 10 餘次,馬英九多次強調,大陸撤除面向台灣的飛彈,是兩岸展開和平協商的前提。
面對這道關卡,大陸官方從 ECFA 簽署後,不斷釋放撤除飛彈的善意,以催促馬政府能和大陸展開政治談話。
從大陸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說,兩岸形成軍事互信其實也沒什麼困難,只要兩岸都在「一個中國」原則下,什麼事都能談,包含台灣提出大陸撤導彈問題;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紐約說,這兩年兩岸和平發展形勢,可說是最好時期,也反映兩岸人民的願望和要求,「我想你提出這個問題 (撤除飛彈),『最終會得到實現』。」(接下頁)
[NT:PAGE=$]
大陸不斷以撤除對台飛彈議題的善意,來釋出兩岸可以展開政治協商的意圖,逼得馬英九不得不在雙十國慶時表態,「近兩年來,兩岸關係大幅改善,近來大陸當局撤除飛彈言論,對兩岸關係有正面意義,應該早日實現。」
面對大陸的步步進逼,馬英九除要求大陸落實撤飛彈動作外,他不得不祭出接下來的兩張牌,一是他競選連任成功,一是兩岸政治氛圍已達可以展開政治談話,來面對大陸不斷釋出的善意,或者可稱之為壓力的因應之道。
只是大陸政府究竟在著急什麼,首先,胡錦濤任期將在 2013 年到期,今年的第 17 屆五中全會,大陸正式展開接班布局,讓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補為中央軍委會副主席,為習近平的接班鋪路。
也就是說,胡錦濤如果打算在任內完成兩岸政治談話,他只剩下 3 年的時間,因此,胡錦濤急不急?當然急,如果他想在中共政治版圖上留名或留權,這步路都是他相當重要的規劃。
其次,就如同馬英九設下的關卡,他能否順利競選連任,將是關鍵。所以兩岸在今年完成 ECFA 簽署,以讓馬英九明、後年競選時,拿得出兩岸關係改善的成功果實以茲證明。所以,馬英九若能順利高票連任,等同於搬除最大塊的石頭。
對大陸而言,台灣政治情勢最難以掌握的就是選舉制度,一旦馬英九順利當選連任後,馬英九既無競選連任壓力,再者也可以順利高票當選為由,成為兩岸展開政治對話,民意支持最有力的證明。
在大陸政府的盤算下,兩岸展開政治談話最恰當的時機,莫過於馬英九競選連任,順利當選後。也因此,為讓兩岸那時可以展開政治談話,大陸政府開始不斷針對政治議題試探、放話,形塑兩岸能展開政治談話的氣氛。
只是,對馬英九來說,現階段談兩岸政治談話,是不能碰也不可碰的議題,首先攸關競選連任成敗,其次,台灣多數選民對於大陸目前在民主、人權上仍有相當程度疑慮,台灣多數民意仍支持維持現狀,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要親自澄清美聯社的專訪。
恐怕,就算大陸如意算盤打得響亮,到時也不見得到時能順利照規劃走!(記者:劉曉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