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經濟發展顯現遲緩 台灣影響有利有弊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日本官方先後發表經濟情勢報告,指出經濟已顯出遲緩發展現象。經濟學者認為,大陸在這波全球經濟板塊重組當中越來越舉足輕重,不過在高附加價值跟高利潤區塊還是以美日為主,包括大陸等亞洲新興國家還是偏重製造代工,因此短期間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內,中國想要取代美、日經濟強權地位,產值領先有可能,但領導地位還是不可替代。(戴瑞芬報導)
美日歐盟因為全球金融風暴經濟成長衰退、失業率攀升,但在亞洲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大陸,卻能逆勢翻轉,經濟成長亮眼。這波全球經濟重心從美日轉向亞洲新興市場,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認為,潮流是向世界均衡方向發展,不是壞事,只是這趨勢的速度應該不會太快。因為經濟獲利主要還是集中歐美日的研發科技、品牌行銷部份,只是將製造生產移往大陸,因此美日經濟強權地位能否被替代?邱俊榮教授評估,短期間大陸取得產值領先是有可能,但領導地位還是不可替代
『微笑曲線兩端那個高附加價值跟高利潤部份,新興國家能掌握的部份還是相當有限,所以以美歐日為主的全球經貿趨勢,在短期間內它會改變的可能性,並沒有大到那麼大,所以大概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內,中國想要取代向美國這樣先進國家,在產值方面是有可能的,但是在領導地位還不太夠。』
全球經濟板塊重心,從美日轉向亞洲特別是大陸,對台灣來說,學者認為有利有弊。因為台灣目前以大陸為市場,出口當然相對好。但進一步來看,台灣銷往大陸市場還是以中間材、半成品、零組件為主,並非掌握駐大陸成品市場,因此因應大陸經濟成長飛躍,台灣應該思考爭取在最終產品發展也能搶下大陸市場商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