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英征收銀行"分紅稅"孰樂?孰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又到一年一度分紅時。往年習慣在此時將大把鈔票塞入腰包的英國銀行家們今年可能有點害怕,因為他們將不得不把到手的年度獎金“拱手相讓”給英國政府。在“分紅稅”面前,孰樂?孰悲?

乍一看,樂的當然是英國政府。道理很簡單,債臺高筑的英國政府正試圖削減公共部門的財政赤字,而征稅無疑是個有效途徑。在醞釀多時之后,英國財政大臣阿利斯泰爾·達林終于在去年12月9日宣布,對2009年獎金達2.5萬英鎊或以上的銀行從業者征收50%的稅。也就是說,銀行家們的獎金將被“腰斬”。此外,從今年4月份開始,將那些年收入超過15萬英鎊的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率從目前的40%提高至50%。

英國政府之所以樂,一方面這筆“分紅稅”可以帶來5.5億英鎊的稅收,甚至更高。另一方面,希望借此在銀行業發起“整風運動”,從根本上改變銀行鼓勵冒險的“薪酬機制”。這種機制被公認為是導致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然而,危機剛過,銀行家們就好了傷疤忘了疼。今年,英國銀行業將要發放的2009年的獎金可能會達到67億英鎊,雖然遠低于2007年的100多億英鎊,但遠高于2008年的40億英鎊


英國是遭受經濟衰退最為嚴重的發達經濟體,所以,英國政府時刻發出“痛恨”銀行那種鼓勵冒險的“薪酬機制”的聲音。于是,趁著最遲在今年6月舉行大選之際,趁著民眾對銀行過度發放獎金的怒火未息之時,高調推出“分紅稅”。

英國可謂是最早推出“分紅稅”的發達國家。這不,法國政府最近也表示,總統薩科齊正在考慮效仿英國政府的做法,向那些年終獎金超過2.7萬歐元的銀行家征收“分紅稅”,不過稅率可能比英國低一點。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本月14日提出一項金額高達900億美元的大型銀行征稅方案,以保證收回納稅人損失的高達1170億美元的銀行救助金,安撫民眾對華爾街的憤怒之心。

當然,英國政府也有擔心,高度依賴金融服務業的英國經濟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有人認為英國很傻,因為征稅只會便宜了競爭對手,讓一些國際金融巨頭們撤離英國,從而削弱英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難怪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跳出來說,這種做法只會讓更多的銀行從業人員離開英國。

毫無疑問,最悲哀的是銀行家們。消息一出,倫敦金融城就開始“騷亂”,尤其是大型銀行更是高聲抗議。摩根大通揚言要放棄在倫敦投資15億英鎊建立地區總部的計劃。鑒于英國嚴格的法律,估計銀行家們要合法避稅有些困難。不過,銀行可能會選擇交納稅款,而不是減少獎金,尤其是那些跨國銀行,這樣做無疑將增加銀行的成本。

不過,英國政府至今沒有就“分紅稅”提出具體細節,這可能是英國政府的高明之處。不管“分紅稅”是英國政府為迎合大選的權益之計也好,還是要真心改革銀行業弊病也罷,征收“分紅稅”不僅對英國銀行業,也會對全球銀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