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的亮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廣州萬隆認為,在十七屆三中全會討論"十二五規劃"的背景下,市場對于各行業的相關規劃較為關注,但對于資本市場的十二五規劃卻關注不多。目前證監會正在制定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
廣州萬隆10月19日分析指出,資本市場的良好發展,對于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過去幾年對國企產業產權明晰、國企融資發展的推動等等。在當前關鍵的經濟轉型期,資本市場對于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城鎮化融資機制等多方面意義關鍵;而要更好地實現這些功能,活躍繁榮的資本市場必不可少。
一、資本市場的“十二五”指向三個方向
在十七屆三中全會討論"十二五規劃"的背景下,市場對于各行業的相關規劃較為關注,但對于資本市場的十二五規劃卻關注不多。而早前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曾透露,目前證監會正在制定資本市場"十二五"規劃,從三個方向推進,即提高效率、擴展市場邊界、提高國際化水平。他認為,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需要資本市場扮演重要角色,擔當重任的市場必須提高質量和素質。
二、市場偏見與超預期分析
1、市場對該事件的預期偏見
對于資本市場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市場觀點是普遍認同的,認為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平臺,資本市場能夠提供一整套引導資源流動的聚集機制、促進技術轉化的創新機制、鼓勵創業投資的培育機制、實現優勝劣汰的篩選機制,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資本市場面臨著難得發展良機。
國際經驗表明,一個高效而健全的資本市場對于經濟成功轉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從我國實踐看,大力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加快了經濟金融體制改革進程,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進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不同于市場的認識
不僅是從國際經驗角度來看,還是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例都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國外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發達的資本市場。在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系中,日本和德國最為典型,而銀行和高科技產業的結合很不成功。這一方面是由于銀行集中管理資金的運作模式無法靈活地對小企業進行市場化選擇,另一方面,銀行本身謹慎的經營原則也使得高風險的高科技產業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因此,無論是日本的主銀行,還是德國的全能銀行,都很難發現和評估處于發展初期的高科技企業,而更多地投資于技術較為成熟或處于發展后期的產業。同時,由于缺乏高效率的資本市場,兩國的科技企業也不能像美國企業一樣,獲得持續融資、優化治理結構、激勵機制、并購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從而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動力。
英國雖然也發展了以資本市場為主的金融體系,但是其資本市場的容量和活躍程度遠遠不如美國,因此,其風險投資產業未能得到充分的發育。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說過:"歐洲在高新技術方面落后于美國并非由于歐洲科技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歐洲在風險投資方面落后于美國10年。"
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宏觀調控的兩難境地,也需要在資本市場上尋找突破口。比如,在全球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的催化下,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日益加大,但在調結構、外需不振的情況下,宏觀調控難以平衡。如果在資本市場上實現指向性較強的再融資,將起到較好的調結構效果。此外,地方融資平臺整理接近尾聲,未來通過資本市場打通新的融資渠道,無疑對于城鎮化推進、銀行資產風險的降低,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對格局影響分析
資本市場的良好發展,對于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過去幾年對國企產業產權明晰、國企融資發展的推動等等。在當前關鍵的經濟轉型期,資本市場對于新興產業的發展,以及城鎮化融資機制等多方面意義關鍵;而要更好地實現這些功能,活躍繁榮的資本市場必不可少。
(吳蘭蘭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