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發布創業板周年“體檢報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深交所發布創業板全景式報告顯示,2008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半年度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6.64%,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市場運行日趨平穩,交易活躍;創業板公司中高新技術公司占比逾九成。
據中國證券報10月19日報道,創業板周年之際,深交所發布了該板塊全景式報告。深交所報告顯示,從2008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半年度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遠高于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且平均毛利率高于主板及中小板近一倍,體現了高附加值特點。
公司平均毛利率為35.94%
截至2010年10月14日,證監會已受理創業板首發申報企業360多家,其中已上市127家,已發行待上市7家,已過會待發行15家。創業板已上市公司總股本152億股,流通股本34億股,共募集資金凈額927.11億元,平均發行市盈率66.11倍。一年來,創業板公司在擴大主營業務生產規模的同時,共有20多家公司進行了行業并購,收購同行業及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涉及資金數十億元。
深交所發布的數據還顯示,創業板公司專注主營業務,業績持續成長。創業板公司200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31%,凈利潤同比增長45.69%,今年上半年業績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11%,凈利潤同比增長22.65%。創業板公司今年半年度業績呈現出三個特點:首先,業績增長具有持續性。2008年上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半年度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6.64%,遠高于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相應的增長率4.64%、5.52%。從三個年度可比期間來看,創業板體現了持續成長性;其次,創業板專注主營業務。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91.24%的利潤總額來源于主營業務,收益來源相對穩定;再次,盈利能力較強。創業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毛利率為35.94%,高于主板、中小企業板平均毛利率接近一倍,較高的毛利率水平體現了創業板公司高附加值的特點。
市場運行日趨平穩
在業績穩步增長的同時,創業板市場運行也日趨平穩,并且交易活躍。數據顯示,自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創業板累計成交11948.64億元,平均日成交金額52.8億元,日均換手率9.53%,同期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日均換手率分別為2.13%、3.32%。此外,創業板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沒有出現大的炒作。2010年6月1日,深交所推出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創業板股票總體價格走勢的創業板指數。截至9月30日,創業板指數累計下跌3.15%,同期深市主板、中小企業板指數分別上漲13.11%、18.17%。數據還顯示,創業板投資者結構趨于合理,適當性管理取得實效。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比例大幅增加,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買入創業板股票成交比例由上市首日的2.83%增至9月底的6.49%,持有創業板流通股的比例由上市首日的0.02%增至20.92%。證券公司普遍建立了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實際參與了新股申購或交易的投資者共363.90萬人,其中2年以上交易經驗的占比為72.4%。
為維護市場穩定,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創業板的持續監管工作,根據創業板公司特點持續深化監管制度和措施的創新,取得了較好的監管成效。
高新技術公司占比逾九成
創業板推出后,在落實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方面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截至2010年9月30日,創業板已上市的123家企業中共有116家上市公司是2008年重新認證的新“高新技術企業”,占創業板上市公司總數的94.30%;上市為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創造了條件。從2009年58家披露年報的公司的情況來看,研發支出金額總計8.23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6%,較2008年的5.76%提高14.58%。此外,創業板還吸納了一批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公司。目前,54家創業板公司屬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總數量的43.90%。其示范效應將對自主創新戰略的落實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創業板的推出還促進了創投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創業投資資金投資了85家,占比69%,主要投資于高科技企業。按照2010年9月30日收盤價計算,各類風險投資所投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所獲得的平均投資回報率達到11.36倍。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