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紐約時報:經濟疑慮甚於赤字 利率好沉重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2010年初,金融圈有一項預測大致上沒有異議:利率會隨時間而上揚。但實際情況是,大半年過去了,利率卻不降反升。


這意味著,市場一系列的突發事件,已使得金融市場的疑慮,與決策官員的想法分道揚鑣。

各國政府正設法縮減預算赤字,主要煩惱債務沉重會影響往後的舉債能力;金融市場的投資人,較為憂心的卻是新一波經濟放緩或通縮,會造成資產價格下跌。

這樣的市場反應,與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葉的情況完全相反。

當時出現過所謂「債市義勇軍」(bond vigilantes)的現象:因擔心通膨而不願投資公債,造成殖利率走揚、拉高政府的借貸成本,進而迫使時任聯準會主席的Paul A. Volcker不得不採取霹靂手段逼退通膨。

對照之下,如今投資人視美債為最佳避難所,莫不爭相投資,使得政府借貸支出下降。

予解讀之,這代表投資人這回不但不煩惱通膨,反而認為政府可能「太積極」減支,威脅到須用來遏阻經濟危機的振興支出。

IMF(國際貨幣基金)兩位資深官員--首席經濟學家Olivier J. Blanchard與財政事務官員Carlo Cottarelli--日前便向媒體撰文表示,當前各國的債務問題,多源自於「危機之前」的財政管理失當,而非危機期間的振興方案。

兩位學者認為,政府應於平時就積纂財政盈餘;他們主張,政府現階段應「限制」減支措施,等將來再實施財政改革。

BMO Capital Markets資深經濟學家Sal Guatieri則說,利率下降固然有其益處,但從兩個層面來看,是弊多於利。

第一是房市。許多美國借貸屋主,是處於收入不夠、或是房價低於貸款餘額的狀況下,以致於無法再融資。遂即便房貸利率大幅下降,也於事無補。

第二,則是仰賴透過儲蓄生息的民眾,收入大幅減少。即便是長期定存,銀行提供的利率也不高。

文章標籤

利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