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臺進退兩難 代表建議開閘市政債券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方面地方經濟建設資本缺口巨大,另一方面融資平臺獲得貸款難度增大,計承江認為,市政債券的發行愈發成為經濟金融發展的客觀需要,應當允許地方政府自主通過市場化方式發行市政債券。
據每日經濟新聞3月12日報道,地方建設資金缺口巨大,融資平臺風險高筑,悖論之下,發行市政債券建議走向前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地方融資平臺的監管辦法將由財政部牽頭實施,最快本月出臺。上海銀監局局長閆慶民稱,對地方融資平臺應分層分級管理,對東、中、西部設立不同標準。
此前有消息稱,相關監管辦法出臺之后,地方政府和人大所開具的“擔保函”將無效。若上述消息做實,無異于給融資平臺致命一擊。
人大代表、人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計承江建議,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市政債券。他表示,現階段可以允許省轄市一級的地方政府融資,此后根據發展狀況可擴展到縣級政府。
警惕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有3800多家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2008年初,各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負債總計1萬多億元,到2009年中期則迅速上升到5萬億元以上。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以河南為例,到2009年中期政府融資平臺共401家,平均每個地市有10家,每個縣有2家,共吸收銀行貸款1273.2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謝衛認為,從目前情況看,支撐融資平臺的主要是地方的賣地收入,這種賣地財政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經濟回調,或賣地財政受阻,地方的隱性財務問題就會爆發。
地方的這些隱性債務債權人絕大部分為銀行,若問題爆發,銀行將冒出大規模的不良資產。“融資平臺負債率非常高,這構成了地方政府大量的隱性債務。”計承江說。
本周,央行副行長蘇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承認,去年擴大投資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政府沒有資本金,只能利用政府投資平臺來操作,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對銀行會帶來的風險。
代表建議開閘市政債券
對于融資平臺的畸高負債率,監管層已經開始警覺。上海銀監局局長閆慶民日前表示,地方融資平臺應分層分級管理,對東、中、西部設立不同標準。有關的監管辦法將由財政部牽頭實施,最快本月出臺。
最新消息顯示,監管辦法中重要的一條規定是:地方政府和人大所開具的“擔保函”無效。這意味著,融資平臺通過上述渠道獲得擔保貸款的路將被堵死。而這條道路是目前絕大多數融資平臺獲得貸款的主要路徑。
央行副行長蘇寧表示,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新增貸款必須進行評估,判斷還款能力,有沒有經濟來源,是靠土地,還是靠未來的現金流,“我們希望各家商業銀行在今年的貸款中要關注這方面的風險,確實保證資金安全。”
在掐緊融資平臺增量貸款的同時,商業銀行已開始對發放的融資平臺貸款進行了大規模的回顧、檢查。
隨著監管層逐漸收緊對融資平臺的貸款,商業銀行投向融資平臺的貸款數量將有所減少。謝衛表示,地方政府一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政府的強勢介入,在一個時期內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也容易使各級官員獲取很好的政績,但要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對資金渴望的沖動是長期存在的。
一方面地方經濟建設資本缺口巨大,另一方面融資平臺獲得貸款難度增大,悖論由此產生。計承江認為,這種背景下,市政債券的發行愈發成為經濟金融發展的客觀需要,應當允許地方政府自主通過市場化方式發行市政債券。“發行市政債券可以給地方政府合法合理的融資渠道,減少其各種隱形的負債和潛在風險,促進地方政府債務顯性化。”計承江說。
(袁甲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