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批積分入戶名單中農民工僅14%
鉅亨網新聞中心
深圳于近日公布“積分入戶”擬入名單,達到入戶分值標準的一共有3227名申請人,農村戶籍人員只占14%。
據重慶晨報11月12日報道,“不是說積分入戶是針對農民工的嗎?為什么入戶的這么多是城鎮戶口。”深圳外來農民工羅先生表示,在深圳11月10日公布的“積分入戶”擬入名單中,農民工羅先生沒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深圳于近日公布當地“積分入戶”分值為100分,比報名申請分值高出40分。據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數據顯示,達到入戶分值標準的一共有3227名申請人。但據了解,其中原本是城鎮戶籍的人員高達86%,農村戶籍人員只占14%,也就是說,深圳此次“積分入戶”中農民工僅占一成多。
早在今年6月7日,廣東省政府下發《關于開展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制定針對農民工的“積分入戶”政策。但最近兩個月在深圳、東莞等地“積分入戶”落實情況中各地政府細則淡化“農民工”這一目標群體,將入戶范圍擴大到所有外來務工人員,部分農民工直言“政策變味”。
“廣東省的政策是針對農民工、鼓勵農民工入戶的,但深圳政策是針對所有的外來人員,將農民工與其他具有城市戶籍的人一起排名,對農民工不利,絕大部分農民工是競爭不過城鎮戶籍人員的。”深圳大學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研究所所長翟玉娟表示。
翟玉娟認為,原本深圳外來務工人員入戶已經有兩種渠道,一是通過人事局,一是通過勞動局,而勞動局每年基本上要進兩萬人,這些城鎮戶籍人員本來完全可以通過類似這樣的渠道入戶,現在卻侵占了針對農民工的積分入戶渠道。
對此,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解釋,深圳市跟其他地方不同,是全國唯一沒有農村沒有農業人口的城市。“廣東制定政策是為了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但深圳本市根本沒有農業戶口可以轉,而省里另外下達的農村人口轉移就業的指標我們今年通過其他途徑已經基本完成了,積分入戶是其中一種途徑。”
而長期從事農村制度變遷問題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表示:“即便政策偏離了原來的目標人群,但仍然比原來的戶籍制度進步,關鍵在于不要在政策制定時有歧視農村人口的傾向。”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