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投資沖動和通脹壓力并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季度的經濟數據終于出爐,有亮點但更有隱憂。

亮點主要集中經濟增長方面,11.9%的GDP增長率讓人感到一絲欣慰,甚至有些意外,看樣子錢猛砸下去以后作用確實不小;工業景氣指數回升很快,特別是國有重工業企業的效益開始大幅提高,從而帶動整體行業復蘇的趨勢明顯。

不過,存在的隱患確實不少,主要集中在投資沖動和通脹壓力并存的跡象明顯。投資沖動主要體現在固定資產增速,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加快,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5.1%,比上年同期上升31%,同時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1.7%。這一方面說明了房地產銷售的火爆不僅讓開發商大量回籠資金,更重要的是它刺激了開發商的再投資熱情;另一方面說明了前期信貸資金已經大量涌入房地產市場,為再投資儲備了足夠的“子彈”,造成房地產市場投資熱情高漲。通脹壓力主要體現在PPI已經連續四個月上漲,雖然3月份的CPI同比上漲2.4%,環比還下降0.7%,但是PPI同比卻上漲5.2%,環比上漲0.5%。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認為PPI是CPI的先導指標,雖然兩者的關聯表現在國內并不明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PPI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增長,必然會導致CPI沖向高峰。

從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投資沖動比通脹更需要控制,也更容易解決。投資沖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直都存在,只不過金融危機以后將其負面影響擴大化而已,其根源主要來自于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對于利益的追逐角度不同。但決策體制并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改變的,這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那么過渡階段就需要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的強制規章制度來約束,比如說對于地方融資平臺這個投資沖動的載體,絕不能一刀切,要有取舍,可以把握“好的去公開市場融資,中間的去銀行有限度融資,差的或合并或淘汰”這個原則,按照相關指標排隊分層,從而合理解決投資沖動問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