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兩翼齊飛 再續輝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一家“空殼公司”起步,到成功擠入期貨行業“第一梯隊”,海通期貨僅用了五年的時間。其成功的經驗,正是貫穿全局的創新意識。期貨業務“海通模式”,由此成為券商控股公司做大做強的典范。

然而,在股指期貨背景下,海通期貨又將面臨新一輪機遇和挑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券商控股期貨公司中脫穎而出,續寫成長“神話”,海通期貨將有什么樣的新戰略?

“如果說過去五年我們憑著對市場的正確理解把規模做大了,實現了量的突破,那么未來五年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就是如何依靠科學管理實現質的飛躍。我們將以研發和IT為兩翼,以人才戰略和企業文化作為依托,提高服務國民經濟和產業經濟的能力,把實力做強,力爭成為國內一流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期貨公司”,對于未來五年,徐凌信心百倍。

事實上,海通期貨的信息技術體系建設,已遠遠走在行業前列。早在2008年8月15日,公司全國首推“一鍵通”下單系統;2009年,與上海期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結成戰略合作關系,10月底,切換新一代期貨交易系統,在保持市場交易不間斷運行的情況下,引導 2萬余客戶成功切換,沒有發生一起客戶流失和投訴事件,再一次震動業界。


“當時,有多少大型期貨公司想切換這套交易系統,卻不敢切換;因為大家下不了這個決心,心中沒有底,而且沒有成功的先例”,徐凌說。據悉,繼海通期貨成功切換后,國內超過五家大型期貨公司也迅速跟進著手或正在切換這一系統。

在成功取得IT領先技術的基礎上,未來五年海通期貨計劃推出交易視頻系統和客戶賬單分析系統等創新型IT工具,力圖將全球期貨交易最先進IT技術引用到海通期貨的客戶中來。同時,海通期貨正著手整合公司信息技術資源,打造以數據中心為核心,以交易平臺、呼叫中心、CRM、視頻系統、公司網站、短信、交易終端等周邊支撐系統一體化的技術集成體系。

打造具有海通期貨特色的研究所,突出專業性、實用性、特色化,是海通期貨“另一翼”戰略,“目標是服務產業客戶、機構客戶,核心是研發隊伍建設”,身為人事干部出身的徐凌,對人才隊伍有著深刻的理解。

“408個人,6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202人具有本科學歷,基本打造了一支適應公司發展戰略需要的人才隊伍”,談到公司人才,徐凌如數家珍,“海通期貨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一家公司,在那里不論資排輩,不問出處,不論親疏,只講業績,只看能力”。

據悉,2008年以后進入海通期貨的人才團隊,目前的穩定性已經相當之高。2009年開始,海通期貨開始大力招聘和培養應屆畢業生,新員工中30%以上必須是應屆畢業生。下一個五年,海通期貨的目標是:80%的核心人才是通過自身培養的。

在徐凌看來,要留住高端人才,除了實行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制之外,更重要的是始終激勵員工目光投向未來,樹立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激情。

展望未來五年的期貨市場,徐凌相信,在股指期貨上市后,隨著今后商品期貨品種的豐富、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創新工具的逐步推出,特別是機構客戶進來后,期貨市場的規模和服務功能發揮將有質的飛躍。在重大機遇面前,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IT和研發兩翼,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將成為期貨公司的制勝法寶。

“當今期貨市場,得股指期貨者得天下,得機構客戶者得股指,關鍵看你準備好了沒有”,徐凌如此評價未來期貨市場格局。與此同時,海通期貨還計劃打造旗艦營業部,在夯實基礎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力圖做到期貨營業部公司化管理和經營。

如果說,過去五年海通期貨抓住了歷史機遇,踩準了行業發展節奏,依托創新而取得了卓越成就。那么,在其股指期貨業務已牢牢站穩第一梯隊前列的基礎上,有理由相信,頗具創新意識的海通期貨,在金融衍生品的大時代下,必將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