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產能過剩 車企應慎重考慮擴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針對銷售終端顯現的庫存激增現象,中汽協會副會長董揚表示,要警惕產能過剩,擴產計劃制定要慎重。
中新社援引中國汽車報4月15日報道稱,3月份中國汽車市場上的乘用轎車、SUV、MPV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強勢勢頭,同比驚人,轎車增幅50%多,SUV更是增幅超過150%。在火熱的背后,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反思其中的隱憂。來自經銷商的狀況表明,市場已經不能像海綿那樣,無限吸納所有的汽車產出。
“要警惕產能過剩,擴產計劃制定要慎重。”針對近日銷售終端顯現的庫存激增現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為汽車生產企業敲響警鐘。
正如經濟運行規律一樣,汽車市場不但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本身也同樣有波峰和波谷時期。雖然按照中國汽車市場還會繼續旺盛20年的預期,汽車業發展也未必一定是筆直向上的陽關大道。首先特大城市的容量有限的,它既是汽車廠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銷售的深水區。當大城市發展到環境和交通瓶頸期,人們購車和養車的意欲就會降低,增幅就會變慢。轎車銷售逐漸集中在經濟能力高、擁有多輛汽車的家庭中,集中在換車人士上,低廉小車會遭遇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車市增長速度的下降,這本身還是一種合理的回歸。供給最終是要滿足需求的,如果脫離正常需求太遠,那么壓貨就會越來越嚴重,最終迫使經銷商割肉銷售。市場的不可預知性,會令大企業都會感到困惑。經過一輪淘汰,狂熱的廠家才會清醒下來。有一個永遠正確的提醒會響起:你的車究竟要賣給誰?
企業在調高自己銷售預期的時候,不得不算計它的目標市場有多大,究竟還有沒有合理利潤,降價促銷能否取得長期的效益。汽車協會不會幫企業考慮這個問題,而企業如果也把產能擴大的結果統統推往市場,忽視對消費者需求的敏感把握。那么即使形勢再好,這些企業的增長也會相當有限。
車市經濟不是計劃經濟,不是產量越多,購買者全單照收,產和銷之間不但沒有對等關系,甚至還會相反。在市場經濟下,淘汰才是永恒的定律:新車淘汰舊車,強勢企業淘汰落后企業。轎車作為完全市場競爭下的產品,本身有很強的替代性,馬太效應將長期存在,淘汰之后走向均衡,走向新的增長。所以在市場容量增長緩慢之時,企業正好用于思考未來,才能無懼拐點。
(杜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