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薄荷香味哪裡來?中研院台大攜手解密

鉅亨網新聞中心


薄荷氣味特殊,廣泛運用在芳香療法、烹飪跟飲品中,這種特別的香氣從哪來?中研院與台大生化所團隊成功解密,找到調控氣味分子功能的機制,關鍵酵素是由兩種不同蛋白質相互作用而成,未來有機會讓這種「味道」量產,應用在芳香療法的發展以及新式天然驅蟲劑的研發,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重視,月初登上頂尖美國期刊「植物細胞」上。(陳奕華報導)

植物的氣味除了用來吸引昆蟲播粉幫助繁演後代,在防範病原體、植物之間的彼此溝通也扮演重要角色,過去科學家試圖了解不同氣味背後隱藏的自然奧秘,卻沒有徹底揭開過調控氣味分子的生成機制。在中研院副院長王惠鈞所領導的中研院生化所以及台灣大學生化所研究團隊,經過兩年半研究,首次解析發現產生薄荷香味的關鍵酵素是由「催化蛋白質」跟「調控蛋白質」所組成,研究團隊成員、中央研究院生化所研究助理張道欣解釋,這兩種蛋白質會密合在一起,調控蛋白質會去影響催化蛋白質催化區域大小,藉由調控大小,改變催化蛋白質的功能。


「如果它的空間是大的話,會去進行訊息傳導跟葉綠素合成功能,藉由調控蛋白質重新塑造催化蛋白質的大小,它變小之後,它就只會去做氣味分子,催化區域變小才能去做香味的,縮小到跟薄荷氣味分子大小一樣的時候。」

過去透過種植薄荷到萃取香味分子,需要耗費數個月的時間,而這項重要發現,未來在研究與技術進一步提升後,有機會提升氣味分子的產率,甚至利用遺傳工程的方式生產,可望降低生產成本,節省時間成本到幾個禮拜,可以延伸應用在香水的開發、芳香療法的發展,以及天然清潔劑與天然驅蟲劑的研發,這項植物科學研究的突破,受到國際重視,在5號登上頂尖美國專業期刊「植物細胞」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