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需求碎片化將成物聯網發展長期瓶頸

鉅亨網新聞中心


12日,工信部信息推進司調研員、物聯網規劃與政策專家安筱鵬在國脈物聯主辦的行業論壇上表示,物聯網應用市場的碎片化需求與規模化供給的矛盾是該產業最突出的、長時間都難以解決的重大問題,需要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何謂“碎片化需求”?安筱鵬解釋說,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傳統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通信產品的終端和服務一般具有規模化、標準化的特征,一個單一產品會在很短時間內大量普及,每種終端和服務都會形成龐大的消費群體,而物聯網恰恰與此規律相反。

“物聯網在交通、電力、環保、家居等領域的應用,需要與具體行業需求相結合,其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安筱鵬說,物聯網傳感器、傳感器的相關設備以及面向特定行業的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通用性,難以規模化。物聯網產業面臨的是多個行業不同的需求、小規模的細分市場,單一產品和服務在細分市場間的可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比較差,呈現碎片化分布。

他引述國際電聯的一份報告表示:“物聯網發展的挑戰不僅僅在于技術問題,而是在于市場的規模化應用。一方面規模化行業應用的不足成為制約物聯網產業形成、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標準化的重大瓶頸,難以激發產業鏈各環節的參與和投入熱情;另一方面,只有規模化供給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形成產業發展的良性機制,才會有市場發展的動力。”


安筱鵬說,解決這一矛盾需要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將零散化應用整合為規模化效應是突破行業瓶頸的關鍵所在。而現在并沒有一個現成答案,探索方向是關注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

不過,安筱鵬提出目前發改委鼓勵的“合同能源管理”或能為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提供有益參考。他解釋說,提供節能服務的公司在運能狀況診斷、改造、管理和運行環節中需要安裝大量傳感器,都要建立在物聯網技術產業之上,而“合同能源管理”本質上就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為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安筱鵬提出,應建立集設備和服務于一體的產品體系;打造服務品牌,完善面向服務的產業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