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人民幣4月14日尾盤走高報人民幣6.8259元(更新一)
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元兌人民幣4月14日尾盤報人民幣6.8259元,高于周二收盤價6.8256元。盤中波動區間在人民幣6.8256至6.8266元。
綜合外電4月14日報道,人民幣兌美元4月14日尾盤小幅走低,因高于預期水平的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削弱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
但有關人民幣近期升值的猜測依舊活躍,影響因素包括:市場預期周四公布的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將出現兩位數增長;新加坡周三在公布強于預期的第一季度GDP數據后出乎意料地重估新元幣值。
詢價交易市場,美元兌人民幣4月14日尾盤報人民幣6.8259元,高于周二收盤價6.8256元。盤中波動區間在人民幣6.8256至6.8266元。
盡管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前夜走低,但中國央行14日仍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從周二的人民幣6.8260元調高至人民幣6.8261元。
交易員表示,高于預期的中間價水平顯示短期內中國政府有意維持人民幣實際上釘住美元的制度不變。
某歐洲銀行駐上海的一位交易員表示,起初,在中間價被定在高于昨日的水平之后,早盤時段的美元需求非常強勁。但美元買盤后來消失,原因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簡稱:新加坡金管局)收緊貨幣政策(此舉顯示亞洲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之后亞洲貨幣兌美元普遍走高。
交易員稱,新加坡金管局轉變了此前的不升值立場,決定允許新元的貿易加權匯率升值;受此影響,如果中國將要公布的經濟數據表現強勁,中國政府也面臨采取緊縮措施的壓力。
這名交易員還表示,如果第一季度GDP增長非常強勁的話,中國政府將面臨收緊貨幣政策或允許人民幣升值的更大壓力。
道瓊斯通訊社(Dow?Jones?Newswires)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國第一季度GDP將較上年同期增長11.5%,出現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快增速。去年第四季度增速為10.7%。
新加坡金管局周三決定,將向上重估新元的目標交易區間,以抑制通貨膨脹壓力。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還公布,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的增速為32.1%,高于經濟學家預期的19.9%。
交易員表示,當地公司和銀行紛紛轉向本地外匯掉期市場,押注于人民幣近期升值。交易員表示,企業客戶拋售美元的壓力顯然更大。這些交易多是通過掉期和遠期市場進行的。
格林威治時間0730,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掉期貼水擴大至1030點,周二尾盤為950點,預示遠期合約中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7229元。
離岸市場,1年期美元兌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報人民幣6.6220至6.6270元,周二尾盤為人民幣6.6351至6.6391元。
(袁甲峰?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