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英國講究"門當戶對"——專訪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董事長諸立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企業走出去所要注意的問題,和外資企業到中國所面臨的困難或挑戰非常相似。最重要的是,中國企業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投資目標。在英國,所謂‘門當戶對’是非常重要的,與合適的企業合作就會有更大的便利性。”
11月10日,“國際高峰論壇:中國資本市場的崛起”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的主題是“加深合作,重塑全球金融市場”。本次峰會邀請了中英兩國諸多政治、經濟領域“高管”,共同探討中英兩國在資本市場的密切聯系。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峰會舉行恰逢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首次訪問中國。作為投資英國的“先驅者”,也是本次峰會的主辦方之一,香港第一東方投資集團董事長諸立力在此次峰會開幕前接受了《國際金融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國際金融報:您很早開始與英國企業合作,近年來,這種合作開始變得更加緊密。從您的個人經歷看,最近幾年的合作與之前是否有所改變?這種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諸立力:第一東方投資集團以前在英國方面的業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作為長線投資,投資于英國一些具有成長性的企業,另一個則是吸引英國企業或基金參與第一東方的私募基金業務。
在過去的兩年中,第一東方在英國的業務模式有所調整。我們首先投資于英國的優秀中型企業,并協助這些企業設計他們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發展戰略,然后再和這些被投資的企業在亞太地區組成合資機構,以開拓亞太包括中國市場。按照這樣的合作思路,第一東方已經在英國投資了益華證券、Monitise、Lulu Guinness等知名英國企業,并與他們成立了亞太地區的合資公司。
國際金融報:越來越多中國內地企業也開始投資英國,并進一步加深與英國企業的合作。您作為這一領域的“先驅者”,有什么建議可以給這些中國內地企業?
諸立力:如果是投資于英國或其他歐盟國家的上市公司,中國內地的企業要對所投資國家及整個歐盟地區的宏觀政治經濟的風險性做好充分研究。如果中國內地企業準備投資于英國等歐盟國家的非上市公司,或與這些非上市公司進行合作,就必須對當地的法律、稅務、審計標準等方面有充分的理解。
可以說,中國企業走出去所要注意的問題,和外資企業到中國所面臨的困難或挑戰非常相似。最重要的是,中國企業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投資目標。在英國,所謂“門當戶對”是非常重要的,與合適的企業合作就會有更大的便利性。
國際金融報:在您看來,中英之間有哪些領域或產業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諸立力:中英兩國企業是非常自然的合作伙伴。此外,香港的存在,也使中英兩國在多年以來保持著密切的關系。1997年以后,“一國兩制”的政策在香港成功地得以落實,也標志著此前中英聲明的內容得以成功實現。這些都讓中英雙方對兩國之間的相關合作有了更強信心。
服務業在英國經濟中占有很強的地位,也是英國最有優勢的產業之一,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英國著名的金融服務業。隨著中國服務產業的提升,以及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增加,中英兩國在相關行業能夠產生很好的互動。因此,第一東方認為,中英之間在服務性行業上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另外,倫敦市國際金融市場管理中心,很多中小企業選擇倫敦上市或者融資。中國企業以投資等方式參與英國金融企業,也可以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到海外融資上市服務。
國際金融報:最近,英國政府開始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您認為這是否會成為中英關系發展的轉折點?您希望通過舉辦這次論壇實現怎樣的愿景。
諸立力:第一東方認為,現在是考慮到英國進行投資的好機會。英國政府開始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很符合英國目前的國情以及整個歐洲應對金融危機風險的需要。英國作為第一行動者,將最先享受經濟復蘇帶來的回報,當然這依然有漫長的過程。可以說,未來3-5年,英國的中型企業將很具投資吸引力。因此,第一東方決定發起5億美元的中英基金。
英國很多中小企業有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好產品,目前恰逢一些英國母公司存在一定財務壓力。在向這些有壓力的企業提供增強性資本的同時,再提供以第一東方這樣豐富的亞洲市場經驗,將會創造一個雙贏的結局。對于英國方面來說,他們也非常歡迎中國企業到英國投資,也鼓勵英國的中小企業到中國發展。
對于第一東方而言,我們深刻認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第一東方在內地豐富的投資經驗加之在英國的長期發展,將為兩國企業打造一個獨特的平臺,為兩國企業優勢互補作出貢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