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興經濟體CPI“發燒” 平衡增長和通脹成全球話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11 20:11


前11月,中國CPI漲幅達到3.2%,已超出年度通脹控制目標。事實上,CPI“發燒”不僅僅是中國獨有現象。在“金磚四國”中,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近期CPI漲幅均大大超過了有關國家預設的通脹目標。

據新華社12月11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增長5.1%,創下年內新高。這也使得1-11月中國CPI漲幅達到3.2%,已超出年度通脹控制目標。


事實上,CPI“發燒”不僅僅是中國獨有現象。在“金磚四國”中,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近期CPI漲幅均大大超過了有關國家預設的通脹目標。

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最新數據表明,今年前11個月,巴西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累計增幅已達到5.25%,超過全年通脹水平目標。

莫斯科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以來,俄羅斯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已上漲7.2%,而上年同期的漲幅為8.3%。據俄羅斯央行預計,俄羅斯2010年通貨膨脹率將達8%。

2010年9月,印度產業工人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8%,農村勞動力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3%,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同比上漲8.6%;而1-9月,這三個數字累計漲幅也分別高達3.1%、13.5%和9.7%。

與此對應的是,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家消費價格指數前三季度同比漲幅均在1.0%-2.0%之間,七國集團物價漲幅最高的英國,前三季度同比上漲也僅為3.3%。

時富金融高級研究經理田勇認為,以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平均7%-8%的GDP增長率遠遠高于美國、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等成熟經濟體,經濟高增長拉動居民收入及對原材料需求的上升,進而推動物價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相似,食品成為很多國家物價上漲的主要拉動力量。中國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了11.7%;巴西11月食品價格漲幅也達2.22%,達到8年來最高水平。

“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道路中,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中國及很多新興經濟體CPI構成中,食品價格占比較高,上漲是正常情況。”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對記者表示。

更讓新興經濟體頭痛的在于,美國二次量化寬松政策使得全球面臨流動性泛濫的威脅。歐美經濟低迷、投資機會減少使得資本加速從西方流向東方,熱錢流入正在加劇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風險。

根據高盛的調查,現在流入主要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國際游資無論是速度和規模均超過金融危機爆發之前。2009年4月至今年6月,國際凈資產以年均5750億美元的規模進入新興經濟體國家。其中,亞洲國家吸引的國際游資數額最多,2010年上半年進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游資78.6%都流向亞洲國家。

這讓很多新興市場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兩難”困境——一方面,要保持國內經濟適度增長,另一方面,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使得很多國家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啟動加息。今年11月,印度央行宣布今年第6次加息,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至6.25%,以平衡經濟增長和抑制物價上漲。

但加息會讓本幣升值和熱錢流入的壓力與日俱增。中國央行10日宣布年內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不是此前市場普遍預測的加息,正是這種“兩難”的直觀體現。增長和通脹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話題。

相較“金磚四國”其他三國而言,作為資源輸入型國家,中國對資源需求很大,經濟發展方式也不同,人口壓力較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以及國際資本的流動對中國國內通脹壓力影響更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日前指出,中國應對當前流動性過剩,重點還在于內部經濟平衡。當前應該重點注重調整結構,平衡投資與儲蓄,還應重點關注經濟從偏快轉向過熱的可能性;由于遏制熱錢流入成為必然趨勢,作為一種對稱性管制措施,中國或將在加強資本流入監管的同時,逐步放松對資本流出的監管,加大鼓勵金融機構與居民對外投資,并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