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數據可能誤導我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我曾經討論了低利率不一定會導致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是的,這沒有明顯證據,但是,人們卻很容易這么認為,因為,比較容易獲得的證據是最便于利用的。
近20年來,美國一直保持在大量抵押貸款的發展軌道上,這得歸功于房屋抵押公開法(Home Mortgage Disclosure Act,HMDA)。
關于國家的抵押貸款批準率(loan-to-value ratios)的數據對我和同事來說是非常容易計算出的。在1990年到2008年間,國家抵押貸款批準率從此前的80%以上下降到了70%;從1996年到2006年,當房地產市場發展得很厲害的時候,國家抵押貸款批準率下降了9.2個百分點,這看起來好像在暗示,抵押貸款正在變得越來越難,而不是更容易。
但是,數據當然會誤導我們。在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期,也非常有可能當時的貸款申請風險會增加。因此批準率的明顯下降,或許是意味著,比較低門檻的信用獲得,正在導致風險更大的人也加入申請。
理解了在批準率方面發生的事情后,將要求我們去控制抵押貸款申請方面的風險。我們能夠做的主要是根據一些能觀察到的數據——比如申請抵押貸款者的收入,是單個貸款還是聯名貸款,等等。但是,我們對于房地產市場即將下行的趨勢則無能為力。
我們的關于貸款價值比率的數據來自于房市數據提供商DataQuick,其數據是一個很大的樣本,在既定年份包括300萬個抵押貸款。這個數據有一個很大問題,它包括了很多高杠桿水平的州,比如加州,但是沒有包括其他一些州,比如德克薩斯。
數據顯示,在2006年,10%的買房者的首次抵押貸款,價值是房價的98%或者更多。但是這個數字在1998年時(房地產市場還沒大力發展之前)更高。在那一年,有25%的首次抵押貸款買房者,抵押貸款的數額是房屋價值的97%或者更多。認為房地產市場發展是由于瘋狂的抵押貸款,是有問題的,在1998年就存在大量瘋狂的抵押貸款。數據誤導我們,可能是因為買房者的樣本增加。
我確定,比較容易得到的信用在房地產市場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很難知道這些變量起了多大作用。貸款批準率、貸款價值比率以及房價的關系,值得再研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