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走出食品安全陷阱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圍繞“奶粉致女嬰性早熟”事件,衛生部已作出回應,并對有關嬰兒開展會診,相關調查也在進行當中。奶粉企業圣元公司究竟是否為導致女嬰性早熟的“罪魁禍首”,仍需要最終權威檢測結果的裁決。

從商業的角度說,一家企業一旦卷入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論究竟有無過錯,都將會遭遇經濟、商譽的多重損失。即便事后作出很多的補救措施,企業承受的負面影響也難以完全消弭。在此意義上,若要指責某個企業與食品安全事件有重大關聯,確須謹慎,避免守法、本分企業被誤打誤傷。

但是,從另一層面來說,如果企業本身有問題,那么受到相應處罰自是必然。嚴重者,如三鹿般轟然坍塌,亦不為過。因此,對于圣元來說,當下固然有權利作出自證清白的努力,但能否真正脫離干系,還是要取決于權威部門的權威結論。權威結論意味著真相,而現在社會大眾渴求早些知道的,就是事件的真相。

不過,在我們看來,無論這一事件最終結論如何,都恐怕無法回避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食品安全陷阱的環境中。中國民眾的食品安全感是脆弱的。而一旦食品安全問題牽扯到孩童時,就更容易引發社會性的憤懣情緒。在這個意義上,“女嬰性早熟”事件絕非孤案。


近年來,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勝枚舉。某品牌鴨蛋中被查出有致癌物質蘇丹紅,被稱為“毒蛋”;地溝油大量流上飯店餐桌,食者聞之色變;豬肉中瘦肉精超標致人中毒;粉絲中摻進工業用化工品……最惡劣者,當屬轟動一時的三鹿奶粉丑聞。

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案例,沉重打擊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而那些浸淫于日常生活的更多問題,凡人均能舉出數例。平時大量飲用的桶裝水,其安全狀況堪憂;去菜場買魚、買蝦、買肉,不能不擔心其中可能含有的抗生素、激素,如此等等。而城市周圍一些亂排放的工業企業,又給本已糟糕的安全環境多添一份亂——江蘇鹽城發生的自來水水源遭污染,即是一例;紫金礦業的事故導致部分上杭居民長期不敢飲用當地自來水,又是一例。

這些現實是我們生活的組成部分,讓很多人深感無奈。盡管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問題,全社會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但是,我們也眼見著各類事件循環往復,不斷出現。很多時候,往往是一個案例發生了,導致社會恐慌,于是各方緊急作為,查處相關人員,安撫社會情緒,事件因而慢慢平息,但過了一段時間,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又被曝光,且事態嚴重,再一次刺激民眾的脆弱之心。

輿論于是在不斷追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的國家努力發展經濟、企業謀求壯大、民眾希望致富,為的是能夠豐衣足食,以及在豐衣足食這樣的基本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之后,還能有更好的生活。如今,企業發展了,民眾條件也改善了,但許多人的幸福指數卻很難提高。諸如食品安全問題迭出的現實,使得周遭的環境讓人焦慮、擔憂。很多人富裕了,但快樂的程度遠未提高。

有人問:這是不是某個發展階段所必經的歷程?中國經濟要發展,是不是非要以某種集體性的犧牲來換取經濟收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們可以認為貧富間的一定差距是“市場失靈”的結果,但決不認為,一個社會在集體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卻連食品安全的基本訴求都難以保證。經濟發展的本義最終是為了人,如果食品安全事件迭出,使得很多人陷入到焦慮與不安中,那么企業的發展與個體的致富,又有何意義呢?

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國家確實非常重視。2009年2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下稱《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規格不可謂不高,也表達了最高層、立法者在這個問題上的明確態度。

其實,說到底,避免落入食品安全的種種陷阱中,關鍵要靠對《食品安全法》的落實,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強化政府監管,履行政府責任。另外,還要突出企業自律,讓每個食品生產相關業者在制度與道德的雙重制約下,謹慎行事。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其路漫漫,卻無比重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