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過剩量萎縮料在下半年持續推動銅價上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銅價在通常是北半球夏季疲軟期的時間內持續強勁上漲,并可能在今年剩余時間內繼續走高,因全球銅供應數量萎縮且新一輪的經濟衰退的可能性降低。
  
綜合媒體9月14日報道,由于銅被廣泛應用于電力、交通、建筑、房地產以及工業產品制造領域,因此銅價的走勢通常被作為經濟活動的風向標,LME期銅自6月觸及八個月低點之后累計上漲了約25%。
  
目前銅價交投水準位于每噸7,600美元左右,距離4月觸及的每噸8,043.75美元的20個月高位不遠,但如果投資者押注持續萎縮的供應、亞洲經濟增長以及美國央行致力恢復工業生產等因素,那么目前水準則是良好的買盤價位。
  
BNP Paribas的分析師Stephen Briggs稱,今年銅價可能不會達到每噸9,000美元的水準,但年底前有可能重新測試4月觸及的高點。
  
根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公布的數據,1-5月精煉銅市場供應短缺19萬噸,而鑒于當前庫存趨勢,截至年底的供應很可能出現缺口。
  
LME庫存在原本是北半球夏季季節性疲軟時期出現七年來的首次下滑。目前庫存總量為390,450噸,較2月時的六年高點減少約30%,相當于7.5天的全球消費量。
  
庫存下滑的主要影響因素來自于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今年的銅進口量預計為295.4萬噸,僅略低于去年水準,當時銅進口量打破了之前所有的紀錄。
  
Calyon的分析師Robin Bhar稱,第四季度的前景較為積極。復蘇之路崎嶇,需求無法達到危機前的水平,而且可能數年后也無法實現,但推動銅價上漲的原因卻是供應面。
  
在經歷了全球經濟危機之后,銅產量相對處于較低水平。由于礦山產量增長依然低迷,供應受到極大限制,ICSG數據顯示,2010年前五個月的銅產量增幅僅有0.3%。
  
由于礦石等級下降、勞工爭議、礦山老化以及新項目減少等問題的出現,供應吃緊的現象不會在短期內得到緩解。
  
盡管今年的需求增長不令人滿意,但其增速也會超過礦山供應的增速。
  
而最大的風險是中國試圖采取措施以限制經濟的過快增長,或是美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貝南克曾警告稱美國經濟復蘇較預期要更加緩慢,而對250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顯示,未來幾個季度,美國將經歷最明顯的經濟增長放緩的過程。
  
另外,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還顯示,盡管經濟增長放緩,但不會出現二次衰退的現象。尤其是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就業人數超過預期,美國和中國的工業產出均得到改善。
  
歐洲第五大銅盤條生產商Elektrokoppar公司的市場、銷售及金屬采購負責人Astor Brorssson稱,市場對雙低衰退的擔憂過度,有跡象表明美國經濟開始企穩。預計下半年全球的銅需求將比上半年增加2-3個百分點。

(劉洋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