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CPI連續6月上漲物價上行壓力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文章稱,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連漲6個月創年內新高,預計未來3個月CPI還會繼續走高,物價上行壓力加大。

中新社援引南方日報5月12日報道稱,4月經濟數據繼續推升著人們對于通脹的預期,不斷刷新的物價以及超預期的新增貸款都把通脹拉得越來越近。

11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4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8%,環比上漲0.2%,超過了2月份2.7%的漲幅,創下了年內新高,這也是CPI連續第六個月上漲,也創下了1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

此外,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740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食品價格推高通脹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當前推動CPI上揚的直接因素主要來自蔬菜、鮮果等食品類價格的上揚。受干旱、低溫等不利的天氣影響以及生產資料和運費等成本價格推動,4月份,我國蔬菜類和鮮果類的價格分別同比上漲24.9%和16.4%。

此次公布的數據中,4月份八大類商品價格呈現五漲二降一平的態勢,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5.9%,高居上漲因素的榜首,其次是居住價格,同比上漲4.5%。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南方嚴重的旱災和北方的雪災使得2010年農產品生產形勢非常不樂觀,農產品產量的下降會迅速演變為農產品價格的上升,而農產品價格又是CPI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肯定會拉動CPI快速上漲。

“預計未來3個月CPI還會繼續走高,尤其6、7月份09年同期的底數低,翹尾因素影響較大。”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11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國家信息中心把二季度對CPI的預測調高至4.2%。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也把2010年CPI漲幅從原來預測的2.1%上調到了3.5%。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通脹預期正呈現“顯性化”趨勢。

PPI亦是通脹推手

除了食品價格的上漲,還有一個推高通脹的推手那就是不斷高漲的PPI。4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維持上升趨勢,同比增幅相比3月份的5.9%進一步增至6.8%,已成為PPI連續第5個月的上漲。

華寶信托宏觀分析師聶文認為,PPI環比上升比較多,主要和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和鐵礦石價格上漲較快有關。目前PPI已處于高峰,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他認為,預計未來幾個月PPI會繼續傳導到CPI,CPI會在6、7月達到高點,6月CPI可能超過4%。

央行警示通脹

就在公布4月份CPI數據的前夜,央行發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特別以專欄形式強調對未來通貨膨脹預期的管理方式。

雖然,從09年的第四季度以來,央行就一直有警示通脹的言辭,但是分析人士認為,本周一發布的這個公告,時機和措辭都顯示出央行作為貨幣政策的決策者,對通脹壓力的擔憂。

央行強調,一些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逐步顯現,強化了通脹預期。價格穩定的潛在威脅有所增加,例如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國內勞動力成本、資源環境成本都在上升,這將可能影響整體物價水平。有必要關注潛在的物價上漲壓力。

仍處于可控之中

不過,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看來,情況還遠沒有到上述人士所形容的那么糟糕。

11日,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4月份CPI上漲主要是結構因素造成的,并不是全面上漲,且價格上漲是溫和的。

“2010年CPI很可能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全年漲幅控制在3%之內是可控的。”他對2010年控制CPI在3%之內仍是很有信心。

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盡管4月份的CPI和PPI雙雙超過市場預期,但前者受短期性因素的影響較大,后者則已處于高峰,繼續走高的可能性不大,故通脹形勢仍處于可控之中。

東海證券宏觀經濟小組表示,未來幾個月,CPI繼續上行的壓力很大,但基本上在政府可控范圍。盡管4月份的低溫天氣造成蔬菜價格上漲,但隨著5月天氣回歸正常,這一漲價因素應該問題不大。但隨著翹尾因素的影響,現在的通脹預期仍比較強烈。

加息時點或后移

目前CPI已連續第3個月超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2.25%,實際利率持續為負。負利率使得加息被民眾提及,被專家討論。

央行本月初剛剛提高了存款準備金率并與本周一正式開始實施。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稱,“從目前形勢看,CPI的上漲仍屬可承受范圍之內,短期的負利率尚不足以讓央行在二季度就加息。”

交通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熊鵬也稱,4月CPI增速加快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普漲和正翹尾因素所致。當前通脹壓力不斷加大,但考慮到資本流動因素,短期內央行加息的時機并非十分成熟。

多數分析人士表示,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雖然明顯高于預期,但都是由短期因素(油價上調、南方暴雨及旱災等天氣因素)影響,尚未出現趨勢性走勢,故短期內央行采取加息措施應付物價上漲的可能性尚不大。

除此之外,還有人士認為,由于受制于國內經濟形勢不明朗,而外需由于歐洲債務危機亦存不確定性,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也認為,中國依靠刺激政策拉動的經濟內生動力仍顯不足,會更傾向繼續采用數量調控回收流動性,不會輕言使用加息手段。

交行金研中心的研究報告認為,利率調整可能要到3季度以后,維持上調1-2次、27-54個基點的判斷。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