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流入壓力繼續緩解,外儲增速下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央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為1171.49億元人民幣,在5月份基礎上繼續下滑,反映出我國外匯凈流入壓力進一步緩解。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中國經濟增長前景良好、人民幣升值預期重新抬頭以及境外較低的利率水平等因素影響,我國外匯占款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去年9月新增外匯占款一度達到4068億元。而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僅1315.64億元,較4月份環比下降54%。
一般而言,外匯占款的變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際資本流入的趨勢。外匯局相關人士介紹,2010年前4個月,我國外匯資金凈流入總體延續了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回升態勢,4月份結售匯順差規模是2008年底國際金融危機集中爆發以來的最高值。但進入5月份以來,外匯凈流入壓力有所緩解。
6月份繼續延續了這一趨勢。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外匯資金流動的變化,受到國內外雙重因素影響。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套利交易勢頭有所緩解。盡管6月下旬,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匯改,但是國內以及國際的遠期市場對于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均偏于理性,較今年前幾個月份下降。
另一方面,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加重,國際外匯市場持續動蕩,資金重新買入美元資產避險。而隨著投資者避險情緒增加,美元利率持續攀升。同時,國內銀行在前期大量減持海外資產后,繼續減持海外資產為境內發放外匯貸款的空間有限,銀行外匯流動性趨緊。
日前,外匯局也提醒,若美元利率和匯率持續走強可能引起國際資本流出,同時國際金融危機釀成的有毒金融資產尚未完全消除,歐洲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治理中,不排除有些偶發性事件引起市場信心動蕩,引發跨境資本異動。
伴隨著新增外匯占款下降,外匯儲備增速也在放緩。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4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1%,比上季度末僅增加71.91億美元。其中,5月份的外匯儲備較4月減少510億美元。而今年一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增加479億美元,去年四季度我國外儲增長1267億美元。
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近兩個月國際資本流入的壓力減少,另一方面則與非美元貨幣對美元貶值相關。今年以來,隨著市場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加重,資金重新買入美元資產避險,美元指數一度漲至2009年3月以來的高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