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要報紙大陸版要聞標題一覽 (6月10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6-10 09:40
《中國時報》
■確認早收清單 黃志鵬密訪北京
兩岸經濟協議(ECFA)進入關鍵階段,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本周一即前往北京,密會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唐煒,針對雙方未達成共識的早收清單內容,包括工具機、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產品進行最後協商。
■探親會友交流合作浙江省長率團訪台8天
浙江省長呂祖善昨日率領龐大訪問團抵達台灣訪問。呂祖善此行以「探親會友、交流合作」為主題,並強調將在許多方面向台灣學習借鑑。浙江訪問團一行將在台灣停留八天,足跡將遍及台北、基隆、新竹、台中、南投、雲林、高雄等地,活動更將涵蓋經貿、科技、文教、農業等不同層面的交流。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中國時報)
《工商時報》
■北京富士康再爆欠上億公積金
本月月初,富士康才被傳出山東煙台廠沒為8萬名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不料昨(9)日大陸媒體又報導,北京富士康也未替上萬名的員工繳交住房公積金,情況持續9年。
■大陸5月出口大漲5成
根據路透報導,中國5月份的出口總額將比去年同期上升50%,大幅超出預期,而新增信貸量與CPI的數字也都符合市場預估,使得市場普遍認為歐洲債信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如想像中嚴重,投資人對中國經濟回落的擔憂也有所減少。
■打敗李嘉誠 新鴻基奪九龍地王
等待長達近8年,香港政府首度主動推出拍賣土地─何文田佛光街地皮,雖然過去曾有過21次拍賣失敗紀錄,但在歷時1個半小時的暗中較勁後,新鴻基地產(簡稱新地)於決勝關頭出價109億港元,以高出底標60%的天價,逼退李嘉誠的長江實業。
■三井收購大陸LED廠 又有動作
在日本NEC、SONY、東芝、松下、三洋、豐田等重要跨國企業中擁有重要股權的三井物業,近期密集布局中國大陸LED產業。繼4月份收購冠捷科技15%股份後,現在又希望能收購大陸LED大廠廣東中龍和勤上光電。業界人士指出,三井積極進軍LED產業,是要為下游的面板廠提供完整供應鏈,進而控制整個產業。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工商時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中國時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工商時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工商時報)
[NT:PAGE=$]
《聯合報》
■大陸23省市 實施工資協商機制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透露,香港特區政府官員曾在非正式場合向我方提議,希望在台灣設立「綜合辦公室」。賴幸媛也同時表示,強化現有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的功能和位階,也是未來台港之間的重要課題。
■兩岸齊催 ECFA下周在北京協商
第五次江陳會準備工作進入最後階段。另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工作層級磋商,前天起也同時在台北及北京兩地同步舉行。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聯合報)
[NT:PAGE=$]
《經濟日報》
■滬黃金交易 5月增140%
大陸股市、房市表現不佳,許多投資人紛紛轉戰黃金市場,導致大陸黃金交易異常熱絡。光是上海黃金交易所5月交易量就比去年同期暴增140.92%,成交金額增幅更達212.70%。
■六浙企將登台 投資3.2億元
浙江省長呂祖善昨(9)日率團抵台展開為期八天的經貿訪問行程。他表示此行目的主要是「探親會友、交流合作」,並透露浙江已有六家企業獲有關單位同意來台投資,投資規模共約1千多萬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
■大陸奢侈品消費 五年內稱冠
大陸奢侈品的消費潛力驚人,中國社科院預估,2015年,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不過,大陸奢侈品除了以年輕人為主力,目的是為了「炫富」,「送禮」也是大陸奢侈品的主要消費動機。
■高所得稅收 加強徵管
為平衡日益擴大的所得差距,大陸國家稅務總局9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嚴格加強對年所得在人民幣12萬元(約新台幣56.9萬元)高所得者,在財產轉讓、股利等方面的所得徵管,同時強化對外籍人士的所得稽徵。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經濟日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經濟日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經濟日報)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經濟日報)
[NT:PAGE=$]
《旺報》
■廣東本田第3波罷工 大陸勞資關係緊繃
自富士康跳樓、調薪事件後,大陸勞資關係似乎益形緊張,廣州本田汽車在廣東至少2家汽車零部件廠,這兩天再爆發罷工潮,這是本月的第3波罷工風潮,再次導致本田在中國的2家汽車廠停工。
(圖片翻攝自6月10日旺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