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觀察:中國8月經濟表現削弱緊縮政策出臺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8月經濟數據表現的好轉可能只是暫時的,雖然單月工業和消費增速有所回升,但是累計數據仍然低迷,同時投資也出現大幅回落。未來金融部門如果不放松信貸甚至反其道采取加息等措施,則必將打擊目前已相當脆弱的經濟。
綜合媒體9月11日報道,中國8月份經濟指標良莠不齊,雖然單月工業和消費增速有所回升,但是累計數據仍然低迷,同時投資也出現大幅回落。
因此,經濟的單月暫時好轉只能是暫時的,未來金融部門如果不放松信貸甚至反其道采取加息等措施,則必將打擊目前已相當脆弱的經濟。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8月份工業增加值較2009年同期增長13.9%,增速高于7月份的13.4%。但是,今年1-8月累計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16.6%,明顯低于1-7月的17.0%。
受全國范圍水災和游資炒作農產品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單月數據有所回暖。但是,這種增加是因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導致的被迫性消費支出增加,而非居民消費需求的主動性恢復。也正因如此,零售累計數據仍然沒有變化。
8月份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8.4%,增速高于7月份的17.9%。不過,今年1-8月累計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8.2%,增速與1-7月的18.2%持平。
而在今年以來貨幣緊縮政策的嚴重負面影響之下,再加上全國范圍的罕見水災沖擊,8月份投資創下驚人的低增速,或會嚴重影響經濟未來發展。
今年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增長24.8%,增速已經低于1-7月的24.9%。
而由此計算,今年8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同期僅僅增長20.1%,增速大大低于7月份的26.2%,也大大低于6月份的24.9%,5月份的25.4%,4月份的25.4%和3月份的26.3%。
8月份投資增速距離20%的投資停滯底線僅一步之遙。
而受全國范圍的水災影響,加之貨幣緊縮政策導致游資流出受政策打擊的股市轉而輪番炒作農產品,物價水平有所提高,但根據數據來看仍然處于正常范圍。
今年1-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2.8%,增速高于1-7月的2.7%,不過仍然低于3%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標。
今年8月份當月,CPI較上年同期增長3.5%,增速高于7月份的3.3%。
作為CPI領先指標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顯示物價未來走勢平穩。1-8月PPI較上年同期增長5.6%,增速低于1-7月的5.8%。
其中,8月份當月PPI較上年同期增長4.3%,增速明顯低于7月份的4.8%。
中國8月份經濟出現良莠不齊的局面。
雖然單月工業和消費增速有所回升,但是這難掩經濟虛弱的本質。兩類數據累計指標仍然低迷,顯示出單月的復蘇只是回光返照。
同時,投資出現了驚人的大幅回落。這顯示在今年以來貨幣緊縮政策的嚴重負面影響之下,加之全國范圍的罕見水災沖擊,以及緊縮和水災衍生出的游資等問題,經濟形勢未來非常可能進一步惡化。
2010年以來,在所謂惡性通貨膨脹風險論的影響下,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實際上已經將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轉向全面緊縮。
而貨幣政策的錯誤轉向,則直接導致助推經濟健康增長的工業、投資和消費這三大主要領域遭到嚴重沖擊,同時也對促進消費異常關鍵的資本市場形成巨大打擊,從而使得中國經濟去年以來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復蘇的趨勢受到嚴峻挑戰,經濟復蘇的勢頭也受到明顯抑制。
而隨之到來的全國范圍的罕見水災則不但給當前經濟雪上加霜,水災之后的糧食減產等問題可能也會間接影響未來工業和經濟的走勢。
此外,緊縮政策導致資本市場低迷,從而使得大量資金流出股市變為游資尋找投資對象。農產品因其重要性和可操控性自然成為游資的首選。而水災則無形中助推了游資的炒作。
鑒于金融監管部門仍然對此前錯誤的貨幣緊縮政策按兵不動,未能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彌補,導致中國經濟在水災和游資因素的進一步影響下,情況不斷惡化。
其實中國經濟在保持8%到13%的健康增速之時,物價增速維持在5%以內甚至負增長都是健康的,因此在當前形勢下,物價問題仍然只是杞人憂天。
今年1-8月CPI增速仍然低于官方調控目標,同時PPI單月和累計增速均明顯回落,這就是明證。
因此,未來金融部門如果不放松信貸甚至反其道采取加息等措施,則必將打擊目前已相當脆弱的經濟。
(陳洪亮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