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玉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十月初正是新玉米大量上市的時節,在大連糧食轉運港口北良港工作的小鄧和往年一樣沒有休息。他明顯地感覺到,今年玉米的港口筒倉量有些“不尋常”。
筒倉是港口儲存散裝貨品的主要容器,在這個北方最重要的玉米中轉港口,玉米筒倉量是所有貯存在港口玉米貨物的總量,直接反映玉米的滯留情況。十月初,玉米筒倉儲量已達到36萬噸,接近今年8月的歷史高點,同比增加了30%。
同時,港口玉米吞吐量顯著減少:上個月,平均每天吞吐量達到3萬噸;而最近每天吞吐量不到2萬噸,僅為上月的一半左右。
本來是新玉米上市的旺季,為何玉米中轉港口的交易量在萎縮而倉儲量在增加?
期貨分析師的話透露了玄機:今年以來,綠豆、大蒜、藥材、棉花等價格紛紛暴漲,多數農產品期貨也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暴漲,唯獨玉米和大豆漲幅較小,未來這兩個品種很可能接過“炒農”接力棒。
今年3-5月,國內玉米價格上漲較快,5月下旬國家出臺調控政策、投放國家儲備玉米之后,玉米價格有所回落,但6月下旬以來又恢復上漲。8月以來,大連、錦州等北方港口玉米平倉價格開始大幅上漲。小鄧清楚地記得,8月北良港筒倉儲量最高時超過90萬噸,其中玉米占比很高,而且平均每噸玉米價格環比上漲了200元。
國慶節后玉米行情更為顯著,12日北良港玉米平倉價格達到2020元/噸,比上月上漲約8%,同比上漲約18%。1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合約收盤達2153元/噸,單日漲幅近4%。在這種情況下,貿易商普遍減少報價,開始觀望,糧農也猶豫著要不要賣出手里的玉米。
在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種植大戶張宏杰承包了120畝玉米地。他說,去年收的玉米在“頭秋”已經都賣出去了,比往年晚賣了半個月。每斤賣到0.97-0.98元,比自己的預計高出3-4分錢。村里其他農戶,有的拖了一段時間以后賣了,否則今年新收的玉米沒有地方存放;而能拖拖看的,還沒有賣。
根據糧農的耕作習慣,每年7-8月,農戶們會將前一年收獲的秋糧賣出清倉,為存放今年新收割的玉米騰出地方。雖然農戶要為今年新收的玉米騰倉,但在玉米價格上漲預期下,多數農戶會選擇多囤積一段時間再賣。
對于貿易商來說,由于預計未來玉米價格還會上漲,他們會在糧食港口租倉庫存放收購來的玉米,待價格上漲到合適價位時再賣出。
在農戶、收購商對后市看漲的心理預期下,8月玉米價格過快上漲。江蘇弘業期貨農產品研究員袁金金認為,玉米價格上漲有兩個原因,一是種植環節由于受天氣原因影響,玉米上市推遲,農民惜售心理增加,供應受到影響;二是流通環節與經銷商積極囤糧炒作不無關系。由于玉米行業供求信息相對壟斷,便于相關利益團體統一行動,通過資金囤積現貨等手段造成市場供應不足的假象。
而進入十月以后,從北方主要玉米產區發往北良港的裝車量減少了一半以上;發往南方主要玉米市場的裝船量也相應減少。這意味著,在以看多為主的市場氛圍下,糧農主動減少銷售,糧商有意識囤積,將會人為加劇玉米市場供應不足。
“目前市場無論是加工企業還是貿易商確實都比較看好玉米后市價格,因此存在囤貨動力”,北京中期期貨玉米行業分析師王玉紅說,“如果接下來一段時間玉米進口持續增加,則可看成貿易商有意囤積。”
市場認為的玉米價格上漲原因很多,其中國家持續向市場投放國儲玉米,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意味著國家玉米儲備在減少,新年度隨著新玉米上市,國儲補庫有可能推動玉米價格上漲。此外,玉米深加工企業、淀粉企業等對玉米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但也有人認為后期玉米價格存在較大波動風險。有分析師認為,9月底新玉米大量上市,將增加玉米市場供給,同時,政府開始增加國家儲備玉米的市場投放,這些都會增加玉米市場的供應量。
“正是由于多數人看好玉米價格上漲,所以增加了在港口的儲藏量。如果押錯了寶,損失將很大”,小鄧不無憂慮地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