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因素支撐減弱 豆粕回調風險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9-10 11:10
由于美豆面臨豐收,加之美國農業部即將公布大豆供需數據,市場對豆粕價格下跌回調的預期有所增強。
利多因素對豆粕價格的支撐效果減弱
主力合約1105進入9月份快速上漲并突破關鍵支撐價位,而隨之而來的技術性買盤近一步提振了豆粕價格。此外,小麥短缺的炒作也為豆粕上漲提供了心理支撐。不過,這些利多消息已經被價格所反映,對豆粕上漲的支撐效果開始減弱。而美豆豐收在即,豆粕下跌回調的壓力較大,不可過度看漲。
美豆豐收打壓豆粕漲勢
進入9月份,美豆便開始逐漸收割。據美國經紀商稱,三角洲地區的早熟大豆收割已經開始,而中西部地區的大豆一兩周后也會開始收割,并且美國氣象服務機構預測,未來兩周天氣有利于大豆成熟和收割。雖然晚期鼓粒的大豆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制2010/2011年度美豆豐收的因素已經不多,美豆增產已成定局。而前期大豆價格上漲中已經包含了一定的天氣升水,這部分價格將隨美豆的收割逐漸被剔除,對豆粕利空。
供應相對充足,豆粕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由于油菜籽減產、雙節需求提振和油脂需求逐年遞增等因素,短期內油廠開工率和壓榨量比較充足。此外,豆粕和豆油價格偏高,油廠利潤處于較高的正值區間,也增加了油廠壓榨的積極性,豆粕供應相對充足。
由于養殖的周期性,豆粕需求短期內比較穩定。豆粕價格的高位運行主要是油廠利用雙節需求旺盛的炒作進行挺價造成的。不過由于豆粕價格偏高,飼料企業成本壓力和風險很大,采購比較謹慎,多數企業都是按照銷售量進行采購。
玉米面臨收割對豆粕后市利空
目前市場上的玉米供應主要依賴東北國儲的拋售,而政府為調控玉米的價格,修改東北國儲玉米的交易細則,限制了參與國儲競價的企業數量,導致國儲拍賣成交價格的下跌。新玉米上市將進一步減弱玉米看漲的預期,一些有貨主體積極出貨意望提升,進而拖累部分地區的現貨價格小幅回落。豆粕、玉米有很強的替代作用,玉米價格的下跌回落將對豆粕后市利空。
綜上所述,眾多利多因素依舊對豆粕上漲形成支撐,但效果開始減弱。而國內豆粕供應充足和價格偏高壓制了豆粕的上漲空間。此外9月份是美豆和國內玉米收割的月份,新年度大豆和玉米的上市,增強了豆粕下跌回調預期。
(方慧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