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北京每年護士缺口近萬人 編制不足收費低是主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地區醫院每年有7,000至1萬名的護士缺口,護工短期內仍將被廣大患者家屬所依賴,編制不足和護理收費低是制約護士增長的主因。

中新社援引北京日報5月12日的報道稱,5月11日,協和醫院護工中心辦公室里,前來預約和聘請護工的人絡繹不絕。一名小伙子想為明天即將分娩的妻子請一位護工,兩天前就已經預約,結果還是被告知回去耐心等候。

護士節來臨之際,筆者走訪了本市幾家醫院,發現醫院護工供求緊張,不少醫院都出現了排隊等護工的現象。

請不請護工醫院說了算


“您幫幫忙吧,我妻子行動不方便……”這邊想要請護工的小伙子還想再爭取一下,又進來一位家屬。

“哪床的?今天剛手術是吧?這可不是照顧你,因為你預約得比較早,先給你安排,填一下單子辦手續吧!”得知終于可以請到護工了,這位家屬忙不迭簽了單子,一口氣付了10天的陪護費用850元。

“你回去等吧,今天有下來的護工,會給你安排的。”小伙子只好神色焦慮地離去。

登記本上已經有20多個預約登記,十幾分鐘里,仍陸續有病人家屬前來預約登記。

當筆者以病人家屬的身份提出想請護工時,工作人員馬上詢問是哪個病房的,得知是“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負責人馬上說:“你這個病房有護理員,用不著請護工。”當記者提出想從外面找個護工護理病人時,這個負責人員馬上說:“病房連家屬都不讓隨便進,外人更進不去了,只有我們這里的護工,穿統一的制服才能夠進出。”

據了解,該公司是院方惟一指定的護理機構,最高峰時有300名護工人員,醫院推行“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后,減少了約一半,現在約有150名護工。

部分醫院護工均隸屬一家勞務公司

筆者隨后走訪了人民醫院和腫瘤醫院,發現院方指定的陪護機構與協和醫院相同,均為惠佳豐勞務服務公司。該公司還同時為友誼醫院、宣武中醫醫院、航空工業中心醫院、北醫三院等本市16家醫院提供勞務服務。

在人民醫院,家屬需要憑陪住證和探視證才可以進出住院大樓,身穿統一的藍色工服、佩戴胸牌的護工則可以自由進出。設在醫院西門的護理中心現有200多名護工,但依然供不應求,需要提前預約。得知筆者想從外面請護工的想法,負責人斬釘截鐵地說,外請的“黑護工”根本進不了病房。

據惠佳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采取“責任分包制”與院方簽約合作,由院方負責護工的崗前培訓,目前上崗的護工沒有專業技能證明。但公司正在建設自己的護校,逐步推行護工持證上崗。

近期男護工尤為緊俏

每年的農忙時節護工供求都尤為緊張。馬上要到南方收麥子的時節了,不少老家在南方的護工請假或辭職回家收麥子,將致使近期本市各醫院的護工供求更加緊張。

一些年輕的男性病人希望聘請男性護工進行陪護,加上護工行業內男性護工本來就少,所以各大醫院里男護工特別吃香。據了解,惠佳豐公司的男護工比例約為35%,年齡普遍較大,青壯年男護工特別少。對于年輕的男病患,公司會優先考慮分派男護工,年齡超過60歲的男病人,則一般會分配年齡稍大的女護工。

護士缺口大 護工尚難以退出病房

“開展護理示范工程,遇到的最大問題還是人力問題。”5月11日,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告訴記者。從2005年到2009年,北京每年新增的護士超過6,000人,但北京地區醫院每年有7,000至1萬名的護士缺口。因此,雖然本市有30多家醫院都提出了創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的申請,但護工短期內仍將被廣大患者家屬所依賴。

現狀1:甭指望護士一對一服務

護士能完成現在護工的工作嗎?

“我給我媽請了個護工,主要是我工作忙,有個人24小時在她身邊放心些。光靠護士,連輸液完了都得按呼叫器才來,老人想喝個水、翻個身、吃個蘋果什么的,肯定不可能讓護士來。”患者家屬李靜的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所有的基礎護理我們護士都能完成,也就是說即使患者不請護工,家屬不陪伴,也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不能要求護士像護工一樣24小時一對一服務。”吳欣娟說,那屬于特需服務,不是公益性醫院能夠達到的。此外,醫院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分出三個護理級別,有些病人能自己下地走,就不應該讓護士來洗腳。而對于有些病人病情用不著陪護,但病人或家屬非要請護工,院方不會強制拒絕。

現狀2:護士增長趕不上工作量加大

衛生部門此次重新提出讓護工退出病房,然而護士已經存在很大缺口,還要為患者進行生活護理,人手從哪來?

“我在協和工作30年了,跟我剛畢業那會兒比,現在護士的工作量翻了不知多少倍。”吳欣娟說,過去醫院每天門診量是1,000多人,現在是8,000人以上,以前平均住院日是20多天,現在是10天左右,周轉快當然工作量就大。此外,新增的用藥種類、新的儀器設備等都無形中加大了護士的工作量。

護理人力不足不是協和醫院獨有的,而是大多數大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也是多年來護士將生活護理推給護工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人的問題,除了多招聘人,協和醫院還想了幾招。原來為了保證病房秩序,每個病區門口都安排一名護士把門兒,如今醫院把這項任務交給了保安,騰出了一部分人手。以前從病房到藥房拿藥都是護士的活,現在是藥房送藥到病房。以前一些學護理的人去了機關,現在逐步讓非護理崗位的護理人員歸隊。此外,醫院還為每個病區招聘了四五名護理員,給護士打下手兒。

析因:編制不足和護理收費低是主因

護士的缺口能否短期內得到補充?“現在制約護士增長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編制和收費。”一位醫院管理者對此也很無奈。

各醫院的護士編制數已經很多年沒有變化了,多數醫院早就用完了“額度”,因此很多醫院只能聘請合同制護士。此外,護理收費低使很多醫院不愿多招護士。

按規定,一級護理應該包括每周擦浴1至2次,每日洗腳1次,翻身拍背每日2至3次,口腔護理每日2至3次,按醫囑協助患者進行床上活動或被動活動,每天15至30分鐘巡視一次。這樣的服務每24小時向患者收費9元。顯然,多招護士,醫院只能賠本。專家呼吁,要真正解決護理人員短缺問題,護理費一定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