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瓶頸將限制全球小麥貿易活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師及一小麥貿易協會11月8日稱,俄羅斯谷物出口施行限制措施,買家依賴于少量進口來應對供應短缺局面,此時物流瓶頸就可能會阻礙全球小麥貿易。
綜合媒體11月8日消息,分析師及一小麥貿易協會周一稱,由于俄羅斯谷物出口施行限制措施,令買家依賴于少量進口來應對供應短缺局面,此時物流瓶頸就可能會阻礙全球小麥貿易。盡管產量充足且全球結轉庫存龐大,國際谷物理事會(IGC)預計在1.81億噸,但船運問題料將限制輸送到國際市場的小麥數量。
運輸網絡在今年將面臨尤其緊張的局面,因全球大部分的小麥供應均集中在少數幾個出口國家,此前惡劣的天氣條件一度迫使俄羅斯放棄今年的小麥貿易份額。
買家將希望寄托在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以及加拿大等主要生產國身上,上述國家預計今年小麥產量龐大。
荷蘭拉博銀行的農產品研究部門主管Luke Chandler稱,“隨著南半球收割期的臨近,當地將收獲大量小麥。但由于可用于出口的供應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這可能令物流壓力增加。”
在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美國,問題尤為突出。創紀錄的大豆及玉米產量意味著小麥今年將與其競爭出口船只,而目前政府已經計劃從12月至3月期間關閉主要軟小麥運輸港口波特蘭的運河。
美國小麥協會海外業務副總裁Vince Peterson稱,“目前所有商品均面臨運輸瓶頸問題。”部分谷物儲運機構可能不愿運輸小麥,因它們習慣于存儲玉米和大豆。
美國今年小麥出口預計在3400萬噸。Peterson稱,出口量可能增至3600-3700萬噸,美國仍有能力處理出口事宜。
供應中斷也可能為小麥價格增添上行壓力。在俄羅斯開始限制谷物出口而導致小麥價格飆升至兩年高點之后,小麥價格一直在高位徘徊,分析人士擔憂供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能進一步推高小麥市場。
摩根斯丹利商品研究主管Hussein Allidina稱,“供應增長的任何一次中斷都將導致小麥價格的大幅上漲,因美國小麥產量抵消其他出口國減產的能力受物流基礎設施因素的限制。”
南半球,由于充足的降雨將推動東部地區小麥產出達到10年最高水平,澳大利亞港口有望減輕上述壓力。
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的小麥供應國之一。澳大利亞本作物年度小麥產量預計為2200-2500萬噸,出去國內消費,出口量預計達到1800萬噸。
但盡管供應局面得到改善,荷蘭拉博銀行預計小麥出口將限制在1450萬噸,因受東部沿海運輸瓶頸困擾。
拉博銀行的Chandler表示,東部沿海谷物運輸受制于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不足,同時運輸條件也集中用于礦石和能源的出口。
他表示,“谷物出口面臨來自如礦產及能源等其他商品運輸的競爭。而價格則需要漲至足夠激勵出口商放棄其他商品而運輸谷物的水平。”
(趙志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