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財經委委員建議放寬物價調控目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陳佳貴建議,當前需要密切關注推動物價上升的長短期和國內外因素,管理好通脹預期,CPI 3%的調控目標可以放寬到4%。
綜合媒體10月13日報道,加息紛爭未休之時,準備金率上調這招突然祭出,貨幣工具的選擇凸顯出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的兩難取向。
外圍流動性泛濫征兆逐漸顯現,國內方面,CPI、信貸和新增外匯占款這一系列核心指標紛紛引發高位擔憂。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陳佳貴12日建議,CPI 3%的調控目標可以放寬到4%。
在12日中國社科院舉行的《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0年秋季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陳佳貴指出,當前需要密切關注推動物價上升的長短期和國內外因素,管理好通脹預期,但價格調控的目標不宜定得太低。
目前各大機構預測認為,9月份的CPI可能會創出兩年來的新高。
在12日的發布會上,央行統計司宏觀經濟分析處閆先東指出,從國際來看,一般國家的通脹目標設定為2%,為政策調控留出空間。中國物價與GDP走勢有一定的正相關性,目前中國設定的3%的通脹目標,比較適合當前的經濟形勢,也不會有太多的成本。
《報告》預測,2010年和2011年CPI將呈現斜“N”形走勢。即CPI將在2010年三季度達到頂點后,在四季度開始逐步回落,回落將持續到2011年的上半年,然后從明年三季度開始上升。
《報告》所預計的與目前的“保3”目標吻合,即2010年CPI上漲3%,2011年漲幅與2010年大致持平,為3.2%。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表示,“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流動性十分充裕,這對物價長期走勢帶來壓力,雖然從目前來看,壓力并沒有表現得那么明顯。”
2010年以來相關銀行機構第四次上調其存款準備金率,流動性壓力增加是主要原因。
9月信貸數據公布在即,盡管該數據或達6,500億~7,000億元遠超預期的說法未得到權威回應,但據報道,9月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新增貸款2,000多億元,9家股份制銀行新增貸款1,020億元,其中招商銀行新增230億元、民生銀行新增380億元。
根據歷史數據,四大行的新增貸款量占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量總額一直維持在40%以上,如果按此計算,9月份的新增貸款規模有可能在5,000億元規模以上。
但按照監管層全年7.5萬億元的信貸目標及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根據7、8月份數據計算,9月份隱含的貸款額度僅有4,220億元。如果此時再不剎車,全年新增貸款總額很可能“超額”。
而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前一個月,4月當月中國新增外匯占款達2,863億元,成為2010年迄今為止最高。
瑞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本次差別化上調準備金率可能是決策層針對即將公布的9月份經濟數據沖高預期所做出的應急反應,而非政策轉向收緊的信號。
(王敏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