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地產機械力求高增長 鋼鐵化工期待大轉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十二五”開局在即,龍頭企業紛紛描繪“十二五”愿景。其中機械地產在固定資產投資引擎動力仍強背景下瞄準高速增長,消費需求全面釋放,白酒龍頭劍指業績翻番,而身負節能減排重任的鋼鐵化工期待華麗轉身。
據中國證券報12月9日報道,十二五”開局在即,不少上市公司特別是行業龍頭公司都擬定了未來五年實現業績大增長甚至翻番的目標。此間觀察人士認為,投資者應從經濟結構、行業前景、公司潛力等多方面透視這些發展目標,莫讓上市公司高增長口號遮望眼。
房地產企業并沒有因為房地產調控而對未來發展信心不足。龍頭企業萬科保守估計4年后的營業收入將超過2,000億元,為目前的1倍。貴州茅臺、五糧液等消費類企業也紛紛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實現業績翻番的目標。這些公司的成長與未來住房剛性需求強勁、消費升級密不可分。
也有一些行業正面臨景氣轉折點,但在相關企業的增長目標中看不到這個跡象。以工程機械行業為例,幾大龍頭企業都提出了2015年營業收入達1,000億元的目標。目前,這些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300億元。這意味著未來5年內,這些公司的營業收入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對此,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說,行業協會對未來5年的銷售增長目標跟各企業上
投資引擎動力仍強
機械地產瞄準高速增長
分析人士預計,明年乃至未來幾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望保持在接近20%的水平。這也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行業企業的“十二五”規劃相呼應。
山東重工集團未來5年目標瞄準2,000億元,力爭在2020年實現3,000億元的應收目標。今年11月,山東重工收入已突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100%。山東重工旗下濰柴控股集團預計公司2015年銷售收入達1,500億元,2020年突破2,000億元;而以山推股份為龍頭的山東重工工程機械板塊力爭2015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2020年達1,000億元。
徐工機械、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工程機械巨頭也都提出了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1,000億元的戰略目標。這些企業的年均增長率在30%-50%左右。
根據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的“十二五”規劃,工程機械行業到2015年銷售收入將達到9,000億元,未來5年的年均增長率為17%。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日前坦承,協會目前制定的發展目標比較保守,比企業上報數據和各省市的規劃數都有差距。
萬科銷售金額已達1,000.6億元。萬科董事長王石日前表示,未來4年,萬科的復合增長率保守預計在20%,到2014年萬科的營業收入將超過2,000億元;如增長率達25%,就是2,400億元。保守估計,2014年以后6年,萬科的增長率降至10%,2020年,萬科的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萬科總裁郁亮表示,在調控延續的情況下,萬科明年的銷售額不會少于1,000億元。他還表示,萬科將從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簡單地說,就是不依賴于資本規模擴張帶來增長。
家電行業與房地產增長密切相關。美的集團董事、副總裁黃曉明日前透露,美的集團今年銷售額將超過1,100億元,公司制定了五年“再造一個美的”規劃,至2015年美的集團將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
黃曉明認為,國內家電產品增量主要是城鎮化帶來的市場機遇。“十二五”期間,城鎮家電產品將大批量進入更新期,節能、環保的高端產品需求將迅速增長。農村市場冰箱的年需求量就高達1,200萬-1,400萬臺。另外,海外市場特別是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市場潛在需求巨大。
消費需求全面釋放
白酒龍頭劍指業績翻番
蘇寧電器總裁孫為民表示,“十二五”規劃重心是由“國富”轉為強調“民富”,逐步形成消費大國的發展格局,這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
國投瑞銀中證消費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孟亮認為,未來的國內消費增長將在全面升級的基礎上實現增長,資本市場的消費品投資機會將多元化、普及化。其中,食品、服裝、餐飲等基礎消費品將迎來品牌化投資機會;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將逐步進入全面普及階段;提供專業銷售渠道的商業貿易子行業,超市、百貨、家電連鎖等行業在未來五年也有望再上臺階。
消費類產品企業同樣對未來看好。茅臺集團總經理袁仁國日前撰文稱,按照“三步走、三跨越”的規劃,持續擴大茅臺酒產能,力爭到2015年茅臺酒產量達到4萬噸;“十一五”末集團公司銷售收入達到130億元以上,“十二五”末達到260億元以上,“十三五”末超過500億元。茅臺集團之前擬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4萬噸。新目標將10年發展縮短為5年。
五糧液則初步計劃“十二五”期間實現收入和業績翻番。按此規劃,五糧液收入和業績的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15%。
節能減排重任在身
鋼鐵化工期待華麗轉型
對于鋼鐵行業來說,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將是“十二五”期間的關鍵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新創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鋼鐵業基本確立了控制產能過快增長,加快落后產能退出的思路。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樂江12月4日表示,“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會迎來很大的變化,增速不會因宏觀調控而減緩,只是競爭環境會更加苛刻。他表示,目前整個國家都在找新的發展方式,對企業來說也將是一場深刻的變革,中國鋼鐵業原有的發展方式到今天已經走不下去了,必須采取戰略轉變,進行環境經營。
不過,徐樂江認為,城鎮化和工業化后期的進程仍會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使得未來中國鋼材消費量超過美國沒有問題。“但如果‘十二五’期間環境稅或碳稅出臺,鋼鐵業的競爭環境會更加苛刻。”
化工行業同樣如此。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經濟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石油化工行業總體思路是調結構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目標是實現中國石化行業的“由大變強”,全國石油和化工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占行業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銷售收入過千億的企業達到10個以上。到2015年,形成若干個2,000萬噸級的煉油市場基地,全國煉廠平均規模超過600噸/年,同時建成若干個200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
姜鑫民還表示,“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涉及布局優化、兼并重組、園區發展、產業整合、淘汰落后產能等多個層面。
“十二五”即將開局,不少上市公司紛紛公布自身的十二五規劃。房地產、工程機械、白酒等行業的企業對未來快速發展充滿信心,一些公司提出未來五年業績翻番的目標;但在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的背景下,化工、鋼鐵等傳統行業的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期待華麗轉型,由大變強。
部分省市十二五規劃概況
北京市
12月6日公布的《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北京服務”、“北京創造”品牌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建議提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強化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地位,集中力量塑造“北京服務”品牌,建立輻射全國、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動現代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打造“北京創造”品牌,努力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首都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上海市
12月2日公布的《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深化落實國務院關于“兩個中心”建設的意見,按照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的方向,著力推進高端化、集約化、服務化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5%左右。
建議還提出,面向市場、發揮優勢,加快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不斷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地位。
在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方面,除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外,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預期為8%左右、單位土地產出率和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在城市創新活力方面,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將達到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的3.5%左右。
浙江省
12月8日公布的《中共浙江省委關于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十二五”規劃必須體現中央關于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新要求,順應全省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與國務院《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提出的奮斗目標相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科學發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廣東省
廣東省副省長宋海表示,廣東希望在未來5年內率先成為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新經濟區域。按照初步設想,到2015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突破9000美元。
目前廣東已選出電子信息、半導體照明(LED)、電動汽車、太陽能光伏、核電裝備、風電、生物制藥等11個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此,廣東啟動了財政和稅收扶持政策。“十二五”期間,廣東省財政將每年拿出20億元、5年投入100億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