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入股新發地 農產品交易平臺爭奪戰開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農牧龍頭企業與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流通市場聯手將意味著什么?
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集團”)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發地”)的合作,已經給出了答案:農業大基地和大市場有效對接,形成從種植養殖、加工運輸到市場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
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國農產品流通領域“被關注”的熱度突然升溫。資本的熱情印證了一度不起眼的農貿市場在整個農業產業鏈上的價值:向上游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大量采購,向下游的農產品零售終端進行大量批發,用規模來控制農產品定價權。
作為整個農業產業鏈的 “喉結”,對農產品交易平臺的爭奪已經開始。
新希望入股
10月29日,新希望集團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希望集團將投資1.06億元,獲得新發地公司15%的股權,為其第三大股東。
招商證券農林漁牧業分析師朱衛華認為,這非常符合劉永好一貫的穩健風格,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回報是比較穩定的,而且新發地即將IPO,新希望能很快獲得投資收益。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透露,在入股新發地前,新希望已和7家龍頭企業建立了包括股權合作的戰略關系,但這7家都處于農產品生產領域,“和新發地的合作是我們開始走進流通環節的聯合,聯合的路子越走越寬廣”。“今后我們還會持續關注流通領域,因為完整的農業產業鏈肯定是要生產、流通結合。”劉永好說。
新希望高層人士向本報透露,新希望對整合產業鏈的規劃開始于兩年前,目的是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在每個環節上都有自己戰略性的布局。上述規劃的最終目的,是做到新希望的產品從終端一直可以追溯到最源頭,每個產品都打上 “NewHopeIn-side”的標簽,實現全程控制。
今年3月,新希望農產業投資基金成立。新希望想借鑒日本 “綜合上市”的模式,對農業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環節,通過PE的方式從過去的控股型投資向參股型投資轉換。本報記者獲悉,新希望的農產業基金已經有5個投資主題,包括生物科技、集成化養殖、經濟作物種植、食品加工、農產品流通。
“搶手”的新發地
看中新發地的,不只新希望的劉永好。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位于北京市南郊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經由當初只有15畝地的小型農貿市場,建設成為目前占地1520畝的特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承擔著北京市70%的蔬菜和80%的水果供應,被稱為北京的“大菜籃子”和“大果盤子”,與東郊市場、西北四環錦繡大地、東南五環京南貿市場一起,并稱北京四大農產品交易中心。
新發地創始人之一、董事長張玉璽表示,新發地將在引入投資后實施整體改制,籌劃在國內中小板上市,上市時間可能在2012年。
張玉璽透露,籌劃上市期間,曾有多家境外投資機構想入股新發地,有人甚至開價60億元想買下新發地,但都被他拒絕,“我是堅決反對外資進入中國的農業流通領域的”。
與上市計劃同步,新發地的擴張規劃已經擬定。有新發地內部人士稱,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內升外擴”,內部升級與外部擴張并舉。有資料顯示,新發地已經確立在北京市五環以外和河北省境內以及在全國各地建市場。
張玉璽表示,將通過參股、控股國內其他主要市場,尤其是農產品主產區市場,形成市場聯合體,增強穩定價格的作用。
“被爭奪”的農貿市場
前述新希望高層向本報透露,新希望還在跟幾家主要定位于南方的流通領域龍頭企業接觸,“再與一兩家流通環節的龍頭企業結成合作,我們流通環節的布局基本就完整了。”
今年以來,一些區域性的 “菜籃子”紛紛受到資本的青睞。
5月份,正在推進上市的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有限公司(下稱“壽光農產品”)高層對外證實,包括黑石集團(Blackstone)在內的數家國際私募財團,已經對壽光農產品投資6億美元。據悉,是私募主動來找物流園談投資的。
同樣是在壽光,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公司(下稱“壽光蔬菜集團”)已經在與正大集團和中信集團開始資本層面的合作,并首度對外承認正在準備上市。
東海證券分析師李臣燕介紹,目前,國內農產品流通企業中,只有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 “農產品”,000061.SZ)一家上市公司,農產品流通領域多是一些區域性的公司。
不過,由于農產品安全問題和農產品價格上漲,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受關注度比往年提高。目前農產品流通企業正處于“圈地”階段,從2008年開始進行的市場布局比以前明顯提速。對于資本的訴求也日漸強烈,現在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流通企業都在尋求上市。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投資機會正在凸顯。
各路資本對這一領域的熱情,也正引發擔憂。
中國美旗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謝秉臻向本報表示,在生姜和大蒜瘋狂漲價之時,他曾做過實地研究,發現溫州游資購買農產品的資金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僅靠民間資本無法操控整個產業。他認為,目前中國很多農產品交易市場都有外資的影子。這些外資潛伏在農產品流通環節,以比較隱蔽的方式來干預甚至操縱農產品價格。
招商證券的朱衛華則認為,這樣的說法,目前看起來還太超前,外資最多還處在布局階段。
安邦咨詢分析師李國霖則認為,實際上資本正在介入農業從種業到食品加工、到物流等所有環節,而且,農業產業的“泛資產化”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過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