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對中國乃至全球格局影響有限但是久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21 15:25
編者按:美國亞特蘭大時間10月5日,美國貿易談判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對外宣布,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秘魯、智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文萊、越南等12個國家已成功結束《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達成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並在投資、知識產權、勞工待遇等廣泛領域統一規範。
一時間,關於中國經濟可能遭遇封鎖,出口可能會遭遇打擊的分析,迅速流傳開來。tpp真有那么厲害么?它達成基本協議,究竟會如何影響中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研究員劉英、陳曉晨、胡玉瑋,高級研究員羅思義、趙宏偉等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現逐一編發動態以饗讀者。
跨太平洋伙伴關係(tpp)日前結束談判達成協定。tpp是由美國主導的12個國家參與談判的一項多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由於tpp所涉及的12個成員國的gdp占全球的近40%,這一"全覆蓋"、"高標準"的自貿協定一經達成將會威脅中國經濟的論斷立即充斥網絡,tpp究竟會對中國乃至全球格局產生怎樣影響?
tpp的三個特點
一是tpp追求高標準、全覆蓋,強調全面市場準入,削減或消除所有商品、服務貿易及投資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涵蓋投資、服務、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勞工、環境等30個章節。
二是tpp以服務貿易為主,負面清單管理以追求服務業全面開放。這與wto的正面清單管理有根本的不同,負面清單可使tpp快速實現服務業全面開放。除少數領域外,外資均可享受國民待遇,這比正面清單要求高得多。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適用tpp,要么削足適履,要么拔苗助長,尤其在金融和電信等涉及國家安全等領域很可能危機本土產業的發展。
2014年美國服務貿易順差兩千億,服務業占gdp超過80%,擁有比較優勢。美國主導的tpp更多體現其貿易標準和利益訴求。美國處於去工業化階段,以金融等服務業為主,在知識密集型產業上擁有比較優勢,tpp在服務、環境及知識產權方面的高標準實際上符合美國利益。提高標準可獲取技術貿易、轉移及專利使用上的技術擴散收益,但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都不利於以低成本獲取先進技術。
以制藥業為例,tpp談判的焦點之一是生物制藥的專利保護期限,美國要求設置12年的專利保護期,以促進生物制藥創新和保護美國制藥廠商利潤,而澳大利亞等國希望縮至5年,以便昂貴的生物制藥能夠通過低價仿制藥形式盡早惠及普通人群。通過tpp,美國不僅能將其產品更多銷往亞太地區,而且可以借此推進其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
三是tpp企圖通過貿易投資實現資本超主權。以tpp投資者-政府爭端解決機制(isds)為例,過去僅用雙邊條款的isds第一次擴展到多邊機制中,這將賦予跨國企業過大權力,可針對簽約國政府的法律與政策變化所帶來的損失索賠。2012年美國石油公司通過此條款從厄瓜多爾油氣政策的變化中獲得22億美元賠償。該條款有超越主權的法律效果,進一步發展有可能使資本權力凌駕於國家主權之上,通過跨國公司來實現美國資本剪全球的"羊毛"。
tpp的三個影響
首先,美國主導的tpp更多是維護其自身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從經濟上,tpp將有1.8萬種商品實施零關稅,可大幅度促進美國產品出口,實施其出口倍增計劃。據美國學者佩特里等測算,tpp將促進美國出口增長2%,而對其他談判方的推動作用基本在1%以下。從金融上,tpp更為其占gdp過半的金融業,尤其是700多億美金的金融資產找到出口;從政治上,tpp則有利於實施奧巴馬提出的重返亞太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其次,tpp將全球貿易投資從非成員國轉移到成員國內部。由於tpp嚴格的原產地規定,會使得部分貿易投資轉向tpp成員國內部,這對非成員國就會產生移出效應。紡織服裝會有更多投資轉移到越南,紡織業作為越南的支柱產業,2014年出口210億美元,占越南出口總額的14%,其對美、日出口分別達56%和15%,tpp生效后,紡織服裝出口關稅將由12%-32%直降為零,這將加大越南低加工成本優勢和全球競爭力,對其他國家產生轉移壓力。
最後,tpp一定程度上並沒有擴大自由貿易反而提高了貿易壁壘,由於tpp是從wto另辟蹊徑,一些貿易規則實際上提高了服務貿易壁壘,通過原產地等規則,將fta放在12國之間形成零關稅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在擴大成員國內部貿易投資的同時卻消減和轉移了12國之外的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投資。此外,tpp歧視性、透明度及公正問題廣受詬病。對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表示:"由美國主導的tpp協議推出的是一個受操控的貿易而非自由貿易,這是決策過程不向非商業利益相關方開放的結果。"
tpp的三個應對
tpp對中國經濟整體影響有限但深遠,tpp會相應抬升貨物貿易出口的成本,未來我國對美日等國貨物貿易出口可能會增加5%左右的關稅。從外交上,tpp有助於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與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一起遏制未加入這兩個組織的其他國家,這也是tpp又叫"經濟北約"的緣故。
但tpp成員國貨物貿易僅占全球13%,12國的tpp還無法與160多個成員國的wto相比擬。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占全球貿易超過10%,而且產業門類齊全,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tpp中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簽有自貿協定,因此,短期內無需過度擔憂。為應對tpp挑戰,中國需要進一步推進自貿區的建設,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促進亞太自貿區及全球貿易增長。
首先,加快亞太自貿協定(ftaa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rcep)建設。2014年在北京apec峰會上中國提出的亞太自貿區路線圖獲得通過,而美國也曾提出推進ftaap。加速推進ftaap和rcep建設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而促進亞太區和全球貿易。
其次,加快"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區,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在現有平臺基礎上加快fta談判與合作。加快推進貿易暢通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促進沿線各國經貿和投資,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自貿區建設及沿線各國之間的自貿區建設,加快"一帶一路"自由貿易。作為一百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合作伙伴及投資協定國,中國已與20多個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中澳在貨物領域超過85%的出口貿易產品將在中澳自貿協定生效時關稅立減為零。過渡期后澳大利亞實現零關稅的稅目和貿易將達到100%,中國也高達97%。
最後,堅定不移推進國內金融改革和國企等各項改革。tpp從生效至發揮規模效應還需要5-10年時間,為應對tpp挑戰,我們要練好內功,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及融入全球經濟,發揮中國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加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不僅有利於拉動沿線國家內需,提高中國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更有利於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乃至全球經貿發展,進而帶動全球經濟增長。
劉英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