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緬甸口岸關閉 中國蕉農遭殃 每天損失超200萬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已經是第13天,王健喃喃自語,每過一天,他的心里就如塞進一個鉛錠,愈發沉重。他種植的500畝香蕉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每天可以收2車,價值近10萬元。”但是由于香蕉無法從緬甸運到中國,眼看著要爛在地里。

心情沉重的不止王健一人,還有許多和他一樣的在緬甸種植香蕉的中國人。自11月24日,緬甸中央政府限制拉香蕉的車輛從拉咱口岸出入起,這些蕉農每天合計損失超過200萬元。據商務部門統計,目前中國人在緬甸從事替代種植項目種植香蕉的面積已經超過7萬畝,而蕉農透露實際種植面積則遠遠超過這一數字,從業人員約7000人左右。拉咱口岸位于克欽幫第二特區,與盈江口岸對接,11月3日,盈江縣政府與緬甸方面針對該事件進行了洽談,但目前尚無結果。

緬甸政局變化 殃及中國蕉農

盈江口岸——拉咱口岸通道可以說是中國在緬甸種植香蕉蕉農的生命通道。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會有大批載有香蕉的卡車在這里由緬甸進入中國,從香蕉種植地出發,無論從哪個口岸進入中國境內,都不如拉咱口岸距離最近、路況好。


今年11月24日,因緬甸國內政治原因,緬甸中央政府不承認拉咱口岸為通商口岸,禁止載有香蕉的車輛由此進入中國。而此時,正是香蕉開始成熟收割的季節,在緬甸種植香蕉的蕉農怎么也沒想到在收獲季節來臨之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香蕉爛在地里。

盈江外事部門的某負責人介紹,其實蕉農面臨如此困境是緬甸國內勢力較勁的結果。今年緬甸舉行大選之后,多數地方武裝已經歸屬中央政府,而克欽第二特區則依然保留自己的民族地方武裝,拉咱口岸就在其控制范圍之內。

蕉農介紹,原來一車香蕉經過拉咱口岸需要交2000元左右的關稅,后來漲到3000多元,今年已經漲到5000元,在香蕉的收獲季節每天約有超過40輛載有香蕉的火車經過那里,這筆稅收由地方武裝收取。另外,由于拉咱口岸的優勢,每年載有肥料等物資的卡車也由此進入緬甸。

“香蕉的種植地屬于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圍之內,他們不愿意看到這筆稅收落入地方武裝的腰包,所以不讓拉香蕉的車走拉咱口岸。”該負責人說,緬甸中央政府希望這些車輛走騰沖縣的甘拜地口岸和隴川縣的雷基口岸,這兩個口岸都在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圍內。不過對于蕉農來說,走這兩個口岸困難重重:除了要多繞100多公里不說,從香蕉種植地到這兩個口岸的路況很差,“經過3個橋,有的橋承重在10噸以下,有的甚至是危橋。”蕉農說,這對于一車載40多噸的貨車來說根本無法通過。如果在橋的兩端用小貨車倒轉,香蕉就會很快壞掉,“折騰幾次就出現焉爛、變質,沒人要了,如果直接用小車運送,成本太高,運費都不夠。”

交涉無果 每天損失超200萬元

“一天可以收2車香蕉,就是10萬元。”王健掰著手指計算自己承包的500畝香蕉地的收成,越算越心疼。如果計算整個替代種植項目中香蕉的種植面積,數目更加觸目驚心——每天損失超過200萬元。如果整個收獲季節都算上,蕉農和盈江商務部門都估算認為,損失將以億計。

蕉農著急了,每天在盈江縣政府門口等回復,希望政府能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政府也很著急,“我們12月2日去緬甸,3日和他們洽談,希望允許拉香蕉的火車通過拉咱口岸進入中國,到今天還沒回復。”上述外事部門負責人還透露了另一個擔憂,盈江縣政府的交涉可能無法引起緬甸政府足夠的重視。

昨天已經是緬甸政府禁止香蕉從拉咱口岸進入中國的第13天,蕉農眼巴巴的看著自家的香蕉爛在地里,再也坐不住了。“當地政府部門讓我們耐心等待,但是一年也就這兩個月盼頭,錯過了就什么都沒了。”一位蕉農告訴記者,由于去年香蕉價格太低,才6毛錢一公斤,讓他虧了40多萬元,而今年香蕉是2.5元一公斤,本想著打個翻身仗,結果可能會虧得更多。

蕉農們希望通過更高級別的政府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能再等了。”昨天,蕉農們自發組成一個20輛車的車隊,將近100人從盈江出發,浩浩蕩蕩10個小時趕往昆明,準備找省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