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收入分配改革多點開花 市場機制應成為主導力量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正在發生的收入分配改革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隨著國內經濟在經歷國際金融危機后迅速反彈回升,工資上漲一定程度上也是彌補09年未上調的部分,企業理應從利潤中拿出部分為提高工人工資埋單。此外,放任的勞動力市場遠非完美,政府在制度建設方面大有作為,而不應該直接干預價格。對治市場扭曲的原則應該是消除導致扭曲的干預,而不是用新的干預對付已有的干預。

“調整收入分配”正在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不僅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更重要的是中央近期的密集表態不斷釋放出臺改革方案的積極訊號,年內推出將是大概率的事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是“政府的良心”;4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深化收入分配被置于重點改革任務的突出位置;5月31日,國務院轉發的發改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將收入分配改革列入了工作重點,表示要研究調整和優化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雖然具體的改革方案尚未出臺,但各地掀起的“加薪熱”卻已經呈現燎原之勢。截至一季度,已有多個省份對最低工資標準作出調整,2010年還有20個省份計劃跟進。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各地最低工資的提升幅度,從湖南省的5%到寧夏的27%不等。平均工資水平較高的北京市,也在6月3日宣布,7月1日起,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從每月800元上調至960元。此外,“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也從學者的論證上升到了政府層面的考慮,得到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的積極回應。

與上述主動提高工資標準不同,一些企業則是在相對“被動”的情況下大幅提升員工薪資。全球最大消費電子產品代工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6日宣布,自今年10月1日富士康集團深圳地區各廠區將再度上調標準薪資,經考核合格的作業員及線組長的標準薪資上調為每月2,000元。這將是今年以來富士康第二次大幅度提高基層員工薪酬水平,加薪幅度達到66%。上一次整體薪資上調是今年6月1日,一線員工加薪30%。探究富士康如此大幅度上調工資的原因,與之前發生的多起員工跳樓事件不無關系。與此同時,5月17日位于廣東佛山的本田工廠出現勞資矛盾,隨后本田承諾提高工人薪資。

分析人士指出,這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中國將告別廉價勞動力時代”的預期越來越強。對于中國經濟而言,這可能是一件大好事。一是讓民眾充分享受中國GDP持續以兩位數強勁增長的果實;二是緩解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導致的內部矛盾情緒和社會問題;三是提高消費力水平,同中央刺激內需,減輕對出口和投資依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相匹配。

不過,居民收入快速大范圍提升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也引發了各界的擔憂。首先,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勢必對企業利潤形成擠壓,尤其是一些遭遇強烈競爭的公司,或是低附加值產業。如何消化加薪造成的額外成本,企業必定絞盡腦汁,其中不乏會采取措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分析人士觀點指出,富士康如此大的加薪幅度似乎更多的是一種戰略舉措,給競爭對手施加壓力,迫使其加以效仿,并讓所有公司得以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不過這樣做的結果,則有可能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如果收入增長單純依靠行政手段,一定會造成新的市場扭曲,并且造成額外的風險。如果工資上升速度快于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速度,企業的競爭力是會降低的。如果企業的競爭力持續降低,有可能導致訂單轉移、工人失業,與所謂“倍增”目標背道而馳。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致力于改革目前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經過金融危機之后,調整經濟結構、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國內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也已成為一種共識。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工人當前的薪資水平仍僅相當于墨西哥的1/3、巴西的1/4,同本地區的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最低工資標準也并不是很高。隨著國內經濟在經歷低谷后迅速反彈回升,工資上漲一定程度上也是彌補09年未上調的部分,企業理應從利潤中拿出部分為提高工人工資埋單。至于提升最低工資對行業間的影響,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將中國經濟中全部42個生產部的勞動成本占產出的比重做了排序。按照排序結果,農業所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最小,但并不太會在未來6-12月內對宏觀面造成明顯的通脹壓力。

總體來看,當前正在發生的收入分配改革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但由于具有信息不對稱、談判地位不對等、價格粘性等特點,放任的勞動力市場遠非完美,政府可以有所作為。國研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指出,中國當前的勞動力市場并不完善,政府在制度建設方面大有作為,而不應該直接干預價格。對治市場扭曲的原則應該是消除導致扭曲的干預,而不是用新的干預對付已有的干預。

(劉暢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