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支付寶“扶老人保險” 6成人願意投保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20 16:24
法制晚報訊(記者 蒲長廷 謝家樂)“扶老人被訛”事件屢屢發生,“扶不扶”引發爭議。近日,支付寶推出“扶老人險”,用戶只需支付3元,在一年期間內因“扶老人”而對簿公堂最高可獲賠2萬元訴訟費。該保險推出后,就有2.6萬餘人投保。
《法制晚報》微調查顯示,六成網友因為擔心此類事件而生糾紛,認為有必要買這樣的保險;同時,四成多網友認為“扶老人險”是商業炒作,拿“扶老人”做噱頭,更不能把道德風險拿金錢來彌補。專家認為,若想要把摔倒的社會公德“扶”起來,除了健全對施助者的保護機制,還要加大對“訛人”等行為的道德譴責和法律打擊力度。
如何保
“扶老人險”3元保2萬元訴訟費
近日,支付寶在“我的保障”中悄悄新增了若幹險種,其中包括一項“扶老人險”。支付金額為3元,該險種的介紹顯示:“保障因老人摔傷撞傷等意外,被保險人提供幫助后導致被誤認為是肇事者,而需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的法律訴訟費用,賠償限額2萬元。保期一年,並贈送全年法律諮詢服務。”
目前該險種支持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河南、天津等省市的用戶購買。被保險人年齡為滿30天-75周歲。品頁介紹顯示該險是由華安財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的。
至於該險是“誰的主意”,支付寶方面並未透露。但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推出“扶老人險”,是希望能通過這項保險來弘揚社會“正能量”,讓人們敢於“扶老人”。
只賠訴訟費 不管賠償金
值得注意的是,該險賠付的是訴訟費用。
螞蟻金服工作人員向法晚記者(微信公號:fzwb_52165216)表示,投保后,當“扶老人”還是“撞老人”的問題被訴諸法庭,投保人最高可獲得2萬元的法律訴訟費用賠償,可案件一旦敗訴,需要支付給老人的賠償金不在保險範圍裏。
而之所以提供訴訟費用賠償和法律諮詢服務,是因為往往在遇到類似問題時,很多人法律知識匱乏,不知道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此外,一些人也擔心打官司可能生的訴訟費用。
螞蟻金服工作人員,如果投保人真的遇到了“被訛”或“碰瓷”的狀況,可以向保險公司提供的律所諮詢,尋求保障自身合法合理權益的方式。
而如果不是“被訛”,而是真“撞人”了,螞蟻金服工作人員表示,依然會賠付訴訟費用,雖然不能排除有的人撞人了仍然惡意要求理賠,但這項保險只是賠付訴訟費。
怎麼看 近6成網友認為“有必要”
就是這樣一份“扶老人險”,推出幾天便有超過2.6萬人投保。在社交媒體裏,網友熱議不斷。
有網友認為,“為‘扶老人’還專門出了個保險,感覺無形之中就是給摔倒的老人扣了‘訛人’的帽子。”也有網友認為,雖然這種方式有點類似於之前互聯網推出的“奇葩險”,但具有一定的意義,年輕網友“小石”就對於“扶老人險”十分認可。更有網友戲稱:“‘扶老人’真怕還是假怕,3塊錢拉出來遛遛。”
本報昨日發起的微博調查顯示,在得知該保險后,有近六成網友已購買或准備購買。談到該保險是否違規時,過半網友認為“打擦邊球”。至於如何看待這份保險,四成人認為“扶老人險”是商業炒作,拿“扶老人”做噱頭;而有近六成網友認為“買這份保險很有必要”。當然,四成人表示不能把道德風險拿金錢來彌補。
評一評 “扶老人險” 噱頭大於實際意義
某壽險公司負責人向法晚記者(微信公號:fzwb_52165216)表示,“扶老人險”保險屬於與互聯網結合的創新品,呈現一定“娛樂化”特徵。保險公司推出這些保險品,主要目的是營銷,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品知名度。這類保險不會成為保險公司的主流品,噱頭大於實際意義。對消費者來,若真想從中獲益,一定要謹慎選擇。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從道德角度抨擊這項商業策略。盡管通過社會保障的商業化運作來‘反推’實現道德義務,多少讓人有一種‘道德滑坡效應’的擔心,但從效果來看,這或許有助於提高人們大膽扶老人的幾率。”該負責人認為,該保險對於企業來,頗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得之意。
健全施助者保護機制 加大“訛人”法律打擊力度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保險的本質就是保障人們生活中的各類需求,因為消費者有被訛的風險存在,所以“扶老人險”希望能夠弘揚社會中的正能量,守護大家心中的善意。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對老年人不太公平,這一棒子也冤枉了不少並沒有訛人之意的老人。
就如網友“褪818墨”的,“如果被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傳頌的尊老愛幼的美德,需要‘保險’的利益保底才敢去做,這樣弘揚的社會良好道德風尚意義何在?”
王緒謹則認為,若想要把摔倒的社會公德“扶”起來,除了健全對愛心人士及施助者的保護機制,完善道德激勵,解除助人者的后顧之憂外,同時加大對誣告、訛人、敲詐等勒索行為的道德譴責和法律打擊力度,這才是真正解決“扶不扶”這一痛點問題的關鍵所在。文/記者 蒲長廷 謝家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