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低價電時代行將終結?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這是中國電力價格改革過程中,異常重要、幅度較小、影響不大的重要步驟。”
10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外正式發布了討論近一年的《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并計劃在全國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這意味著國家一直以來采取的低價電力政策或將走向終結。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新聞通氣會上說,“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既兼顧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保障大多數居民用電價格基本穩定,也可使電價逐步反映合理的供電成本,以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這是中國電力價格改革過程中,異常重要、幅度較小、影響不大的重要步驟。”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昨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是解讀。
醞釀已久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早已為居民電價改革埋下了伏筆。2009年11月20日,當國家發改委將全國非民用銷售電價平均上調每度2.8分時,就有相關負責人對外放風稱,“民用電價過低”。更早在2004年和2006年,浙江省、福建省和四川省就開始試行居民階梯式電價,同時據媒體報道,相關省份對“一戶一表”居民用戶用電的試點情況較好。
“提高電價一直都是趨勢,但涉及到居民用電時就往往很難動,可長期不動又不行。就拿前些年不斷‘頂牛’的煤電談判來說,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的紛爭就難以解決,而老是讓電企一方吃虧也不妥。所以,國家發改委才會耗費這么長時間,暫時出臺了針對居民用電,但卻具有普遍性的調價方案。”林伯強分析說。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介紹,改革將針對居民階梯電價劃分三個檔次,電價實行分檔累進遞增,改變現行單一形式的居民電價。這其中,又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方案一,每戶家庭每月用電量110千瓦時以下為第一檔,維持現有電價,今后三年不變;月用量110千瓦時至210千瓦時為第二檔,超出部分每千瓦時上漲5分錢;月用電量超過210千瓦時為第三檔,超出部分每千瓦時漲0.2元。方案二,每月用電量低于140千瓦時為第一檔,每千瓦時漲1分錢;每月用電量140千瓦時至270千瓦時為第二檔,超出部分每千瓦時上漲5分錢;月用電量超過270千瓦時為第三檔,每度電提價不低于0.2元。
“從影響、執行等各方面綜合來看,兩種方案區別并不大,覆蓋人群也差不多。”林伯強認為,惟一的問題或許是,兩個方案會引發相關部門的不斷爭論,進而影響方案出臺及實施的時間。
曹長慶日前表示,在公開征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后,最終版《指導意見》將于年底前出臺。各省份將據此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影響甚微?
曹長慶強調,實行居民階梯電價后,70%至80%的居民包括低收入和生活困難家庭的電費支出是保持基本穩定的,“這項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保障大多數中國居民用電價格的基本穩定,同時促使用電量多的居民用戶多負擔電費,建立合理的公平負擔機制”。
但一項截至10月9日22時的網絡調查卻顯示,有79.6%的網友選擇了“擔憂,可能增加百姓負擔”;僅有16.2%的網友表示“很好,可以讓大家有節約意識”。記者鄰居陳阿婆就抱怨說:“夏天我們家一般都要用300度左右的電,如果按公布的方案來結算,電費太貴了。”
但林伯強堅持認為,影響小部分省市消費者的利益在所難免,但從總體考量,此次改革幅度其實很小,影響也不大,且都能為現階段的大部分居民所承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上月在某論壇上卻指出,目前我國準備實行的階梯電價沒有考慮用電時段,會加劇白天與夜間的峰谷差,造成大量能源浪費,因此不應該提倡階梯電價。他認為,未來可實行實時電價。
資源價改潮已至
事實上,國家現在不僅正對居民用電價格進行改革,還在著力推進天然氣、成品油、水價等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改革。“國家目前在資源價格方面的改革都有這樣一個大背景——資源的稀缺和價格的走高,及我國對世界承諾的降低碳排放強度和自身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所需的節能減排等。”林伯強認為,這是改革不斷推進的重要原因。
可與此同時,改革即意味著阻力和非議。對此,林伯強建議:“相關部門應傾聽多方訴求,首先是要明確改革方向,效率與公平兼顧;其次,將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在一定范圍,并盡量對弱勢群體予以補貼;再次,形成機制保證,尤其是價格本身要有公開、透明和公平的機制,不能過于依賴國家在行政層面的操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